某县基层组织“四抓四提高”活动发言稿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省**县坚持“四抓四提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抓党组织组建,提高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一是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党员数达到3名以上的,原则上都要建立党小组;村党员数多,合作社、协会多的,成立合作社、协会党支部,村设党总支,发挥党组织在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二是采取单独组建、企业合建、行业统建、园区联建等方式,集中力量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符合条件的都要建立党组织;尚不具备组建条件的,通过选派组织员和党建指导员,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三是抓好社区党建网络建设,加大在住宅小区、商场超市等建立党组织力度,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今年以来,共建立专业党小组28个,11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党组织。抓党组织书记选配,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一是选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按照“一好双强”标准,拓宽选人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办法,积极选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党员民营企业家、退伍转业军人XX县区乡机关干部、提前离岗人员、退休干部职工、“大学生村官”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二是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县关于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后备人才的选配方式、配备比例、培养使用等作出规定,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能担重任的农村后备人才队伍。三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推广发展党员“四票”制,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发展对象人选,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四个环节上全部实行票决。实行发展党员预审第1页共3页备案制,在召开发展党员支部大会前,基层党委必须到组织部门预审,组织部门从年龄、文化结构及党员质量等方面进行把关,确保高中以上、35岁以下的党员比例达到80%以上。今年以来,共选任36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退伍转业军人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票决入党积极分子596名、接收党员98名。抓大规模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一是大力推进党组织书记素质工程。年内,县委对乡镇党委书记、党建专职队伍,农村支书、主任,社区和企业党组织书记等全部轮训一遍。各乡镇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手段,对农村其他“两委”干部进行理论政策、岗位技能和任职资格培训。二是深入实施党员“双育工程”。扎实开展以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为主要内容的“双育工程”,合理确定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年内力争使参训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就业技能。三是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创业基地。县建立10个产业发展快、组织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村作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创业基地,实行挂牌管理,在政策、资金上予以扶持,把培训、创业基地建成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创业的示范点、研修点。抓规范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科学化水平。一是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机制。制定现任村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任村干部发放补贴的具体实施办法,年底前全部落实村支书、主任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确定村干部2010年度工作目标,目标经“村‘两委’会提出初步方案、组织党员和全体村民代表讨论通过、乡镇党委对各村上报方案审核把关”三个步骤确定后,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书记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以实行农村干部公职化管理和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主线,不断规范农村工作。目前,全县10个乡镇党委与237名村支部书记签订了2010年度目标责任状,90多个村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二是大力整顿后进村。坚持有多少排查多少,将所有难点村、热点村全部纳入治理范围。以“包后进、联精品、促提高”为载体,推进后进村整顿转化。县级领导每人联系1个后进村,乡镇党委书记分包最难最乱村,第2页共3页每月至少到联系点工作一次,调研指导,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