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技术推广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的行为学科。主要讨论和研究农业推广过程中科技成果与生产结合、科技成果的扩散和转化、以及成果运用于生产中农民行为发生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农业教育、农业研究、农业推广是构成农业发展的三种要素,没有发达的农业推广,便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繁荣的农村和富裕的农民。在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研究和加强农业推广,满足农民的多种需要,主动为市场经济服务,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了解和研究农业推广理论、推广的方式方法、推广体制、推广计划和组织、推广教育、推广队伍和推广评价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问题,培养具有推广能力的农业技术人才,才能显著提高农业推广效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从潜在的生产力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使我国农业能够向高产、优质、高效、稳定、持续的方向发展。农业推广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有关概念,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现代农业推广工作,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及推广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农业推广基本理论和方法论,了解农业推广过程中科技成果与生产结合的形式、特点和规律性;弄清科技成果的扩散、转化的形式、特点和规律性;掌握农业推广过程中农民采用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的行为特点和规律性。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学生在农业推广活动中,解决农业、农村、农民所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并能初步解释、分析和探讨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工作所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教学中应加强提问讨论,结合直观教学和电化教学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三、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第一章导论(4学时)第一节农业推广问题的提出一、从国际角度分析二、国内角度分析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的对策第二节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一、农业推广的定义二、农业推广的功能与作用三、农业推广基本理论第三节农业推广学的产生与特点一、农业推广学的产生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二、农业推广学的学科性质三、课程重要性和主要内容第二章农业推广发展简史(4学时)第二节农业的发展一、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二、中国光辉灿烂的农业历史第三节我国农业推广发展简史一、古代农业推广的发展二、近代农业推广发展史三、新中国农业推广发展史四、台湾农业推广概况第四节国外农业推广发展简史一、推广在欧洲起源二、推广实践在美国发展三、日本的农业推广四、印度农业推广(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第三章农民行为的产生与改变(6学时)第一节农民行为的产生一、行为的概念及特点二、行为产生的机理三、需要层次理论和期望理论四、农民行为特征分析第二节农民行为的改变一、农民行为改变的过程二、农民行为改变的层次三、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四、影响农民行为的因素第三节行为原理在农业推广工作中的应用一、按农民的需要进行推广二、正确使用期望激励,调动农民积极性三、改变农民行为策略的应用第四章农业推广沟通(6学时)第一节沟通的基本概念一、沟通的含义及作用二、沟通的分类三、沟通过程及其要素第二节农业推广沟通系统一、沟通与推广成效的关系二、农业推广沟通系统模型三、农业推广沟通网络第三节农业推广沟通效率的提高一、农业推广沟通的形式与特点二、农业推广沟通效率的决定因素第3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页三、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第五章创新的采用与扩散(4学时)第一节创新的采用过程与规律一、采用过程的阶段性二、采用者的差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