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中学法制安全教育讲稿中学法制教育讲稿xx派出所xxx受学校领导的委托,我给大家进行一次有关法制的教育,时间比较仓促,准备得不是很充分,如果讲得不周到的地方请老师同学们及时与我沟通。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话题:一、问题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观原因。二、如何加强对违法和犯罪行为的自我防范。三、关于假期安全的注意事项。第一个问题:问题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观原因: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他们之所以进入在读学校学习,有的甚至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应该从两方面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客观上的原因就是外部的原因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不当还有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等等。这里我就不具体的剖析了。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第二方面主观上的原因,也就是问题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那么心理不健康、心理扭曲,就会造成行为的失控。下面我想从以下五个方面挖掘一下这些问题学生的内在心理原因:一、厌恶学习这些问题学生几乎都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不完成作业,对所学内容反映迟钝,情绪消极,作业拖拉,学习成绩差,大部分是班级倒数几名的学生。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轨迹是怎样的呢。是厌恶学习——扰乱课堂——师生、生生间关系紧张——逃学、旷课——结交不良伙伴——不良的消费观念、哥们意气、还有腐朽的生活方式等等——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最后进入在读学校学习,有的甚至直接被判刑,进入少管所接受改造。如。在读学生万某,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原学校学习期间,厌恶学习,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旷课,在校外结交了一伙朋友,他就和这些朋友拜把子,依仗这伙朋友,长期向学校的学生受保护费,累计人民币5000多元,后来被强行收保护费的学生终第1页共9页于不堪重负,向家长说明了情况,家长到派出所报案,最后这个万某被送入在读学校学习。这里我要提醒所有的同学们,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同学们一定要向家长、学校反映这个情况,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千万不要逆来顺受,他们要多少给多少,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而且也助长了这些问题学生的嚣张气焰。二、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与常态背离的心理反应,如对家长、老师的批评教育根本不听,甚至进行顶撞,家长、老师要求做的他不做,家长、老师不允许的,反倒产生强烈的好奇,非去体验不可。尤其是对老师的帮助教育也不愿意接受,抱怀疑的态度,认为老师的批评帮助是是老师看不上自己,所以就和老师对着干,在班级、在学校称王称霸,比谁厉害,谁能气老师,顶撞老师。最后,严重扰乱学校秩序,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在读学生彭某,14岁,XX县区一个农村小学的6年级学生,在校不好好学习,经常顶撞老师,扰乱课堂秩序,辱骂班主任老师,老师根本教育不了,就把他请到校长室。可是,他仍然不思悔改,竟然打碎校长办公室的玻璃。最后,学校报案,他被派出所送到了在读学校接受教育。同学们,这种逆反心理好还是不好呢。对。不好。如果同学们现在出现了这种心理,是不是应该克服。其实,我们的家长、老师,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行为好,品德好。有谁希望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违法犯罪呢。同学们一定要一颗感恩的心去正视家长、老师善意的批评和教育。家长、老师的社会经验比你们丰富,你们应该积极的接受家长、老师的批评和帮助,不能用敌意、反抗的思想和行为与家长和老师对抗,如果这样的话,最终受害的就是那些不接受老师家长批评教育的同学,他们一定会自食恶果,到那个时候,就悔之晚矣。三、盲目模仿心理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还处于不定型期,那么这个时期的第2页共9页未成年人的模仿心理,往往与逆反心理相伴随,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的判断是非曲直,对正面英雄的行为表现不以为然,但对一些影视或者传媒中报道的反面人物的行为却十分赞赏并盲目模仿:如模仿影片中的黑社会老大,拜把子、拉帮结伙,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有的模仿成人的犯罪手段,从中寻求、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