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表态性发言稿2013年碧石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2013年,农业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围绕“清洁乡村、村庄整治”工程,突出抓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的投入,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机推广服务。一年来,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一、2013年度工作简要回顾(一)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我镇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利用农发工程项目,清淤了虹桥、李境港;完成了白云山泵站、苏家咀泵站、李境泵站、程马泵站、殷家湾泵站的维修和改造。二是利用土地整理工程项目,对胡贵、金盆、方家水库、乔家垴等泵站进行了更新改造。三是对余寿港、陈寿港碧石渡段全线进行了清淤、疏通及改造。四是对玛垴咀围圩港堤进行了整险加固。(二)抓好早稻集中育秧工作,促进全镇粮食生产。根据省、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我们把早稻集中育秧工作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首要工作来抓,在“早、实、好”三字上做文章。1、立足于早,强化推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早宣传、早发动;三是备足育秧物资。2、立足于实,强化措施。一是出台文件;二是办点示范,新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龙会村集中育秧36亩,并免费为农户提供秧苗;三是增大资金投入。3、立足于好、强化效果。一是实施关键技术,选用良种,备足秧田,扩大示范规模;二是培育育秧能手,主要培育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三是推行先进模式,重点加大早稻机械插第1页共5页秧示范推广力度。(三)引进种植大户,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今年开春以来,我们狠抓土地流转工作,多次召开土地流转工作会议,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引进外地种植户共流转面积1606亩,其中:金盆村流转570亩、李边村流转面积320亩、龙会村流转面积156亩、碧石流转130亩、李境流转430亩,2013年全镇共流转耕地面积2586亩。(四)做好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四月初,根据区农业局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共培训农民工七期,培训630人次,其中农技培训三期,参训人员315人;畜禽牧培训二期,参训人员165人;农机培训一期,参训人员68人;水产培训一期,参训人员82人,发放各种技术资料5500余份。(五)扎实有效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粮食丰收。在防汛工作中,我们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一是三月底,对全镇所有的水利设施进行核查,对重要港堤、放水涵闸、排涝泵站、抗旱泵站逐一核查,发现问题及时整修;二是召开全镇防汛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克服麻痹侥幸心理;三是编制防汛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全镇防汛指挥网络,重要地段、涵闸实行定人定岗定查,落实各项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人员。对各村下发编织袋任务,共收回防汛编织袋3.6万条。在抗旱救灾工作中,一是牢固树立抗旱救灾夺丰收思想,把抗旱救灾作为头等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明确分工,确保工作人员和措施提前到位;二是及时安排抗旱物质到位,把政府现有以及各村的潜水泵科学调度,及时安排到各村,使群众在旱情面前心不慌、步不乱;三是统筹做好用水规划,准确掌握水源的存量、耗量及增量,细化供水方案,对有限的水源,在满足人畜用水安全的前提下,保证田间作物、养殖水面供水,杜绝了争水、抢水矛盾;四是抓好资金的落实,镇政府决定从8月6日起,提水抗旱的电费由政府全部买单。我们及时与各村核实后,及时兑付。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启动泵站六个,镇村两级投入第2页共5页移动抗旱设备48台套,其中镇投入13台套,村投入35台套;抗旱灌溉面积5680亩,其中水田4648亩,解决抗旱死角6处,面积310亩。(六)抓好“春、秋”动物防疫,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在“春秋”动物防疫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的要求抓落实。一是动物防疫密度达到100%;二是分管领导与各村签订防疫工作责任状,畜牧中心与兽防员签订了防疫责任状,层层把关,层层落实,指标到位,责任到人。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