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度年个人工作总结本学期,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在区教科室的正确指导与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区教科室的工作计划,以学校总体工作思路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强校,努力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功能与引领作用,着力提高我校教育科研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为构建高素质、研究型的教师群体队伍,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办学特色,努力打造名校品牌不懈努力。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强化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科研素养在校长室的领导与支持下,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抓好广大教师的理论学习工作。一是以教师自学、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为主要形式,提倡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二是继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三是学校教科室继续以《教科研学习手册》和校园博客为载体,结合我校教师考核制度,落实具体的学习要求、论文写作要求和日常督查要求。通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全体教师研究水平不断提升,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发挥课题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益,科研工作的着眼点是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达成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走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之路,就要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为此,学校教科室十分注重与教导处的紧密合作。学校的“十二五”省级教育科学规划主课题《基于学生先学的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策略研究》等课题研究的实施,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推进,并在研究中不断深化反思和调整研究策略。一是针对全体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开设挂牌课,有效地开展研讨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方法和策略,检测研究成果。二是结合课题研究落实青指工作,签约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帮扶,进一步推进岗位成才、岗位练兵活动,督促青年教师自觉地完第1页共3页成好学校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基本技能,早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三是抓好科研名师工程,主要是建立梯队培养,加大铺路、搭台的投入力度,营造浓郁的学术研讨氛围,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逐步向“科研型”名师方向转化。三、规范课题过程管理,实验研究成果丰硕在学校“十一五”省教研立项主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优效化的研究》,顺利通过了省市两级结题鉴定、获XX省第三届教学研究课题成果评比三等奖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本学期投入资金、花大力气再次整理教师优秀科研论文140余篇,结集汇编了学校“十一五”科研成果集《向课堂教学更深处漫溯》。主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优效化的研究》被评为了XX市精品课题、区“十一五”优秀课题;王二荣老师的区名师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也被评为区“十一五”优秀课题。我们同时重视抓好“十二五”立项课题的全程管理,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课题网络化管理的要求,体现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一是围绕我校的各类立项课题,学期初制订工作计划、期中做好工作汇报、期末落实工作总结与资料归档,每项工作都书面材料送交区教科室备查。二是立足于学校教学实践,让课题研究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产生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基于学生先学的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策略研究》等课题的研究,着力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检测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因此,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扬和肯定。四、凸现科室服务职能,加快科研成果推广学校教科室注重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认真修改和组稿,积极推荐教师教学论文,为我校教师提供文章发表和交流的舞台。本学期一如既往担负起收集、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有关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并把好质量关,对教师的论文进行筛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第十届“蓝天杯”优秀论第2页共3页文评比、“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活动、XX市教育科研年度论文评比活动、吴中区第十二次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