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关于上报《彭原乡义门村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实施方案》的报告区委农村工作部: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和《西峰区2012年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具体要求,经乡村现场勘查,讨论研究,制订了《彭原乡义门村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实施方案(2012年—2013年)》,现予以上报,请审查。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主题词: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报告彭原乡党政办公室2012年3月27日共印1份彭原乡义门村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实施方案(2012年—2013年)为了加快我乡新农村建设步伐,缩短城乡差距,加强村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达到示范带头的目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基本概况义门村位于西峰XX县区以北10公里处,东与李家寺村相连,西、南与杨坳村接壤,北与草滩村相连,全村665户,2790人,共辖13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7457亩,人均耕地2.67亩,全村现有机井10眼,水塔8座,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境内交通便利,庆西公路和义赵通村公路贯穿全村,电力设施齐全,户户通电;全村安装电话600部;学校、村部建设和村级卫生所等社会事业有长足发展;草蓄、林果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村“两委”会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自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高,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意识较强,农民居住相对集中,发展潜力较大,实施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组织、思想、民情等基础。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第1页共6页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目标,以村镇规划建设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进行资源整合,科学规划,达到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目标。基本思想。政府引导,群众参与,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循序渐进,务求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充分酝酿讨论,尊重群众意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不搞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不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在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规律,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总体目标:坚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总体目标,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义门村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义门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实现以下目标任务。(1)力争到2012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到4000元以上;(2)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农民养老保险达到90%以上;(3)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基本农田灌溉率达到30%以上;(4)村组道路硬化率80%,其中柏油罩面60%以上;(5)电话普及率达到100%,宽带入户率50%;(6)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65%以上;(7)村组主干道和小康住宅区硬化、绿化率达到60%;(8)有标准化村部、卫生所、村级文化室、科技培训室各1处,建成农民文化广场1处;(9)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保持100%,高中入学率达到60%以上;(1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第2页共6页三、发展重点(一)产业开发1、依托雨润集团庆阳福润肉类加工厂项目建设,发展养殖大户20户,实施规模养殖,使我村2012年底猪年存栏达到3500头,生产值力争突破百万元以上。2、巩固壮大优势农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调整和规划现有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进一步解放群众思想,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经营向科技经营,盲目生产向定向生产的实质性转变,引导农民发展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