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喀拉苏乡人大代表视察方案方案人大代表依法进行视察,是人大代表行使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是人大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知情知政、联系群众、听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的重要民主渠道。为切实组织好2011年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充分发挥视察在支持、规范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职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以及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要求,结合喀拉苏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结合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面深入了全乡在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情况。力求做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切实提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水平。二、组织领导及视察人数由喀拉苏乡人大主席牵头,人大专干干事和老龄干事组织各村人大代表及老龄干部到外乡视察,视察人员由11个人大代表和4个老龄干部组成。三、视察时间视察时间:2011年10月20日四、视察内容1.喀拉托别乡林业及2.克林牧场牧民定居情况3.胡吉尔台乡杏子园五、视察方式采取看现场观摩、听取汇报、走访群众和现场询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视察活动采取听、看、查、访、议等形式进行。即听取工作汇报,查看有关文件资料,现场观看在建工程的进展情况,召开座谈会多方面征求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改进和指导意见。第1页共18页代表活动小组要认真记录活动过程,认真总结活动效果,形成小组视察活动档案。乡人大将在全面收集资料、认真总结活动效果的基础上形成专题视察报告,汇报县人大常委会。六、活动要求1、在专题视察活动中,要深入企业现场进行调查、询问、视察,详细掌握该企业的建设情况、经营情况和管理情况。2、各被视察单位要做好汇报及相关准备工作。七、视察目的1、促进代表们进一步履行自己的权利,提高代表们参政议政的能力,增强人大代表的使命感。2、营造一个重视城乡建设、发展经济的良好氛围,让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监督城乡建设3、督促政府切实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喀拉苏乡人大办2011年10月15日第二篇:玉什喀拉苏乡扶贫安居工程汇报玉什喀拉苏乡2011年扶贫工作总结玉什喀拉苏乡辖区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耕地10万亩,草场32万亩,总人口10820人,居住着汉、哈、回、蒙等8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80%以上,全乡共有14个行政村,畜牧业产值占一产的60%以上,从事畜牧业的人口占到了全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大乡。近年来,XX县区玉什喀拉苏乡高度重视扶贫安居工作,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把扶贫安居工程作为一项“得民心工程”来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推进扶贫安居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实施扶贫安居工作的重要性长期以来,该乡牧民逐水草而居,对天然草场依赖性大,产业结构单一,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牧民增收的渠道有限,传统经营方式已成为制约牧民增收的瓶颈。2002年全乡人均收入2650元,其中牧民人均收入仅为1067元。如何解决畜牧业发展,解决好三分之一人的致富问题,是摆在该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攻坚难题。面对这一现状,乡党委一班人认识到实现畜牧业大乡向畜牧业强乡跨越是唯一出路,首要的一点第2页共18页就是要改造传统畜牧业,摆脱“靠天养畜”的生产模式,走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大力实施扶贫安居,从根本上改变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2005年地委、行署提出了开展以扶贫安居为重点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玉什喀拉苏乡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全力推进扶贫安居建设工程。在2011年实现500余人喜迁新居,定居牧民人均收入达到5700元,较2002年增加了3800多元。二、扶贫安居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成立了乡村两级扶贫安居领导小组,签订了年度责任书,形成了主管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有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采用召开动员部署会议、现场会、问题分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