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改革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业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破除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约束为重点,以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际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以增强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活力为主题,通过综合改革,推动转型升级,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旅游业科学发展,完善市场配置旅游资源机制,全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行业促进、市场推动”的旅游业发展新机制。(二)坚持重点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紧紧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个重点,突出特色,切实推进旅游业各项改革。(三)坚持以块为主与条块联动相结合。建立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尊重地方政府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推进旅游业改革试点工作的强大合力。(四)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把旅游业改革和经济、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改革,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旅游业的贡献率。三、改革目标(一)阶段性任务。2012年,深化市、县(区)两级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2013年,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资源整合、综合执法、民营资本注入、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训的新路径、新方法;2014年,全面完成旅游业改革工作任务,在资源整合、区域联合、产业融合、项目建设和旅游大企业培育方面实现突破。第1页共5页(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接待入境游客4万人次、国内游客1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亿元以上,初步实现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市场多元化、旅游服务规范化,旅游产品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品质相匹配,基本建成集文化旅游观光、康体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悟道修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基本确立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地位,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活力进一步增强。四、重点任务(一)深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针对我市人文旅游资源居多的特点和大旅游发展的趋势,从职能界定、科室设置、人员使用和管理服务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探索,初步建立权责一致、运转协调、文旅一体、管理高效的旅游行政管理新体制。赋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规划审批权,建立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动机制,联合审批旅游规划。县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参照市局模式,原则上按照一套班子、一块牌子、一枚印章、一处办公场所、一个账号、一支队伍的标准进行整合,确保上下对应、运转流畅。(二)深化旅游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文化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管理体制,整合全市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市场管理执法职能,实行统一执法。市、县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更名为市、县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执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三)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以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相分离为主要改革内容,以市场经营为目标,加快建立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通过兼并收购、合作合资等方式,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鼓励通过资本扩张、管理与演艺品牌输出、联合营销、涡河水上游特许经营等方式,推进文化旅游企业联合经营、连锁经营、规模经营,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线路整合上实现全市统一开发、统一销售。(四)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1.拓宽旅游产业融资渠道。赋予市文化旅游公司投融资职能,在市政府投融资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鼓励民间第2页共5页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旅游行业开发、建设。允许企业以经营权、旅游景区门票收入和收费权质押担保进行融资。鼓励外商和市外资金进入旅游行业。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旅游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建立旅游目的地消费支付平台。2.增加财政投入。市、县(区)两级财政加大投入,市政府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