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产者行为一、名词解释生产函数:生产是企业把各种投入转换为产出过程,把投入和产出联系在一起的是生产技术。对于特定的生产技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以用函数表示,我们称之为生产函数。要素报酬递减率:要素报酬递减率又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等产量曲线:等产量线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量可以用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生产出来。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成本函数: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成本理论主要分析成本函数。短期成本:由于短期有部分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短期成本分为:短期固定成本(FC)、短期变动成本(VC)、总成本(T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变动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平均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平均每单位产量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由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量所消耗的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是企业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量。长期成本:长期成本是指规模可以变动,各种要素数量都能够变动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必须花费的可能的最低成本。二、是非题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一定。(√)2.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越多,产量越高。(×)3.同一平面上,可以有且只有三条等产量线。(×)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和边际成本递增规律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角度的表述。(√)5.在农业生产中,土地越密植越好,施肥越多越好。(×)6.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7.生产一定量产品时,投入的要素的配合比例应该固定不变。(×)8.一条等产量线的上部表示的产量大于该等产量线的下部表示的产量。(×)9.经济分析中的长期是指5年以上(×)10.利润最大化就是实现无限利润(×)11.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是边际成本(√)12.长期成本分为长期固定成本和长期可变成本(×)1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是收支相抵点(√)14.收益就是利润,因此,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三、选择题1、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D)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4、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5、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增加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增加了。6、在生产者均衡点上(D)A.MRTSLK=PLPK;B.MPPLPL=MPPKPK;C.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相切;D.上述都正确。7、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D)A.增加投入;B.保持原投入不变;C.减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