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xx村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工方案〉的通知》(x委办(2019)x号)明确的职责分工,为落实《xx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2019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任务要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工作,不断提升我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现就推进2019年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工作,特制订本方案。一、实施范围xx镇xx村二、工作安排(一)启动阶段(2019年5月—6月):xx镇党委、政府召开动员大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试点村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阶段任务,细化实施方法。(责任单位:xx镇党委和政府)(二)实施阶段(2019年6月—11月):加强农村垃圾干湿分类宣传,完成环卫工作人员的增聘,完成设备设施的采购、建设,全面启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责任单位:xx村两委)(三)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12月):因地制宜不断总结分类经验,改进分类方法,提升分类效果。相关单位将通过现场检查、走访群众、查验资料等方式对试点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三、工作目标及主要内容根据“分类处理、源头减量、资源再利用”的要求,实行“二次五分法、就地资源化、回收市场化”工作模式”,通过合理设置沤肥点、宣传教育设施,按标准配置垃圾分类桶、分类运输车辆,选聘分拣员,结合“户分类、村收集、乡(镇)收运、县处理”的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发动,强化工作落实,第1页共4页细化考核评比,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工作,为下一步全范围推广打下坚实基础。(一)落实党政主体责任。严格实行垃圾分类“党政同责”。镇党委、政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扛起农村垃圾分类的政治责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直接指挥、直接督促、直接推动,负起总牵头的责任,镇分管领导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二)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建设工程,逐步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镇收运、县处理”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列入镇农村垃圾治理年度考核内容,从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工作成效、长效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考核,作为年终评优评先以及经费拨付的依据。(三)设备设施配置。在合理区域设置沤肥点、宣传教育设施,合理配置分类垃圾桶、果皮箱、环卫配套作业工具,完善分类运输车、垃圾转运车等环卫作业设施设备。并且要选出或者建设一个专门用于分拣、回收、储存可回收垃圾的场所(可再生资源回收站)。(四)健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垃圾分类队伍、保洁队伍、清运队伍,配齐保洁员和分拣员,落实分拣工作经费。四、分类标准村民按照能否腐烂为标准,将生活垃圾分为“干垃圾”和“湿垃圾”两类。(一)湿垃圾。包括在生活中产生的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蔬菜根茎、腐烂瓜果、动物内脏、变质食品等废弃物。(二)干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外运处理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有废纸(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广告用纸、纸盒等)、塑料(塑料泡沫、矿泉水瓶等)、金属(废铜烂铁、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等)、玻璃(包括各种玻璃瓶、暖瓶等)。有毒垃圾主要有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第2页共4页漆桶等。不可回收垃圾(外运处理垃圾)是指除可烂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建筑垃圾(按建筑施工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另行处置)以外的其它生活垃圾。五、基本做法实行“一法”、“两化”(即“二次五分法、就地资源化、回收市场化”)模式:(一)二次五分法。一是农户初分:农户按照标准开展一次分类,将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并投放至统一配发有明显标识的垃圾桶(篓)内。垃圾收集员每日三次定时收集“湿垃圾”,并将“湿垃圾”运输至沤肥点进行资源化处理;“干垃圾”收集时间及次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二是分拣员再分:分拣员在分类收集各户初分垃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一方面,纠正农户分类中的错误;另一方面,从“干垃圾”中分出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