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美丽乡村行”大型采风活动的实施方案“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是神木人民由来已久的生态理念,也是神木干群始终恪守的发展规律。“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应有的特征,更是“美丽神木”的缩影和重要构成。为此,神木新闻网决定从2015年4月20日起至6月1日开展“美丽乡村行”大型采风活动。第二篇:美丽乡村建设行宣传方案“美丽乡村建设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方案(草稿)为了集中展示全市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和我市农村“三思三创”、“践诺践行”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持续深入的实践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市委农办、市广电中心决定联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大型主题新闻采访活动。一、活动目的旨在通过富有现场感和冲击力的电视新闻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集中宣传全市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广大农民的崭新风貌,全面反映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并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达到分析、归纳、提升、深化的目的,引导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深入扎实推进。二、活动主要内容1、报道范围和对象由镇、街道新农办推荐行政村典型,每个镇、街道推荐3个村,通过相关单位情况介绍和记者前期调查摸底,在全市范围内梳理、确定20—30个村作为最终的采访报道点,并根据不同的特色和亮点,决定各村的采访选题。2、报道重点a、挖掘当地的典型、经验和成效,重点展现这些美丽乡村的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争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环境。第1页共57页B、同时也重点关注美丽乡村建设中中农民朋友普遍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干部所遇到的发展瓶颈问题,通过蹲点调研、深度报道把情况反映给有关部门促进问题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农村教育、医疗问题等)3、报道形式a|、由广电中心组织记者深入美丽乡村。通过现场见闻、蹲点体验、深度报道、采访手记、记者感言等多种报道形式,组织新闻稿件,在《奉视新闻》和《奉广新闻》中开辟“美丽乡村建设行”专栏进行集中展播。B、采访镇、街道主管副书记或相关领导,对所报道典型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路和经验进行点评,对村民、村干部关注的问题给予反馈。三、活动时间安排1、报道对象和选题初步确定——5月初2、采访报道和展播——5月中下旬至9月底3、总结和归档——10月四、工作要求1、参与活动的记者必须本着高度政治使命感和工作责任心,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深入挖掘新闻内涵、提高节目可看性,要在采访报道中围绕“体现动态、反映变化、结合体验、解决问题”的总体要求,把“美丽乡村建设行”打造成一个精品节目。2、加强联络沟通,相关镇街道新农办和被报道的村要切实重视这项工作,在素材提供、情况介绍、采访场景设置、人员联络等方面提供良好的配合。第三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第2页共57页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