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务公开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内容摘要:政务公开是我国推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政府一直致力推进政务公开机制科学化工程实施,政务公开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但在推行政务公开的工作中仍存在认识、措施、公开层面、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该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政务公开工作有力推进。关键词:政务公开问题对策一、引言对于地方市级政府而言,不断完善和推进其政务公开活动,对于推进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和方式改革,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增强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我国地方政府政务公开活动遵循依法公开、真实公正、保密例外、注重实效等原则,政务公开活动正在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对政务公开的认识和实践也在不断深化,不同层级的政权组织政务公开初步形成了各自特点。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政务公开活动存在公开尺度受限、形式化、实效不大、缺乏制度保障、具有浓厚的随意性和免责性、缺乏与公众的沟通,互动性差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因素、教育不足、既得利益以及体制因素方面的阻碍。二、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政务公开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建设社会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的重要手段,是对政府权力运行加强监督的基础,是党和政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廉洁从政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推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认识、措施、公开层面、监督不到位致使政务公开出现了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公开内容不及时失真,形式主义滋生等现象。(一)措施不到位,政务公开内容形式化政务公开在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形式主义,即走过场。有些部门单位的政务公开是装点门面、做做样子,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以要求对付要求。有的单位也略有动作,在办公室挂了一块政务公开办公室的牌子,但是没有具体的工作在机关内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只有一些宣传图片或过时已久的东西。近来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充分地发挥了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人民群众也将政府网站作为了解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从实际公开效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公开内容却只是宏观性的、比较浅显的信息,公开内容质量不高、陈旧、缺乏互动性。有的政府网站承担了商业网站或专业门户网站的功能,有些政府网站则在重复媒体的新闻报道。还有个别网站除了主页上的网址和几个栏目名称外,看不“”到任何实际内容,成为空头网站,政府上网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有些单位的政务公开还只是表面现象,没有实质性内容还仅仅是形式。(二)公开信息缺失,效果不佳政务公开一直以来都是具有单一性的,政府是政务公开的主导者,政府决定公开的形式、程序、内容等,这样公开什么内容,公开到什么程度都由政府决定,而民众只是被动的接受政府愿意公开的信息,没有选择权和参与权。往往是这样,一些政府部门公开的“”内容都是公开我想公开的,而不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的政府部门为了应付了事,政务公开缺乏谨慎性,造成公开的数据有失真的情况,因此公众真正想了解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仍是有一定的困难,政务公开对给公众带来真正实惠和方便与公众的期望还相差甚远,更难以让公众真正参与到政府的管理与监督中去,久而久之,公民对此便反应冷淡了。三、政务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被动当前,有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官贵民轻的思想,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的体现。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收费轻监督的行政观念,自我高高在上、养尊处优、主仆倒置的人治观念根深蒂固。对政务公开不认真,推一下动一下,甚至一拖再拖,迟迟不动。只是为了应付考核,挂几张领导照片、贴几篇官样文章公告一下,纯粹是应付了事。一些部门甚至认为政务公开和授权办事窗口就是剥夺了部门权力,因而对政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