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0页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对象–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目的–描述(是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过程、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解释(为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预测(会怎样: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控制(想怎样:通过培养和训练,促进正常的心理发展;通过有效干预,防止不良现象发生)–研究内容–生理发展(遗传基础;身体的成长;运动、感官各系统的变化;健康,营养,睡眠,性功能)–认知发展(感知、记忆、思维、判断,学习,问题解决,和交流等智慧过程中的所有变化)–情绪发展(依恋、信赖、安全、情爱、和关爱,以及一系列情绪、感情、和性情。包括了自我和自治,以及对压力、情绪异常,和不良行为的防止)–社会性发展(社会化过程,道德发展,以及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涉及到婚姻生活,如何做父母,工作,就业与受雇)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社会化: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文艺复兴的积极推动–达尔文:1876年用日记法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普莱尔的贡献–W.Preyer,1842-1897,德国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二、发展心理学的形成霍尔将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审视个体终生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形成最初,我们希望生活是浪漫的;随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忍受;最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理解。――路易希斯波根三,毕生发展与发展学保罗·巴尔特斯(1987)归纳出毕生发展的7个基本观点:第2页共60页第1页共6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0页–发展是贯穿一生的,没有一个年龄阶段可控制发展。–发展是多维度的,包括了生物的,认识的和社会情感的发展,甚至包括一个思维的发展维度,有许多组成部分,例如抽象思维,非语言思维,社交智力等等。–发展是多方向性的,发展的某些维度或某一个维度的组成部分可能会促进发展,而其他的维度又可能造成发展的减退。–发展是有可塑性的,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个体发展可能会走不同的道路。发展性研究就是要探究其可塑性和强制因素。–发展是有历史性印记的,会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发展可经多种渠道进行研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医学研究者都研究人类的发展,都共同关心一个问题,就是揭开贯穿毕生发展的秘密。–发展是有背景的。个体的连续反应和行为,包括了一个人的生理准备,物理环境,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前后联系,个体被看成是一个变化着的人存在于一个变化着的世界里。复习思考题:简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的简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简述科学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及发展简史简述毕生发展的基本观点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基本的发展观早期的“小大人”历史学家,PhilippeAries,通过分析艺术作品和出版物,发现在1600年以前,欧洲的社会象成人一样对待儿童,法律通常不对童年的犯罪和成年犯罪之间作区分。基本的哲学观点在中世纪,特别流行“性本恶”的观点,源于宗教的“原罪说”,认为儿童是作为一个罪人才降生到这个世界的;培养儿童的目标是拯救其灵魂,将罪恶带离儿童的生命。17世纪末,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提出“白板说”观点。他认为,儿童并非性本恶,相反,他们很像一块“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