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研究,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二、工作目标三、工作措施(一)突出重点,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1.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一是抓好学校基本建设。认真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重大教育项目,加快工程进度,规范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各学校要重点对学校的大门、围墙、厕所等基础设施进行修缮,力争年底前完成。二是完善各类教学设施。按照《xx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各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建设,确保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等达到省定标准。2.加强“四化”建设,打造优雅学校。各学校要抓好“四化”工程,即:硬化、绿化、美化、文化。硬化方面,学校的主干道必须硬化,破损路面要及时修补;绿化方面,学校绿化要整体规划,绿化带要及时剪修、补种,做到全年常青、四季有花;美化方面,教室内外墙壁要粉刷、门窗要油漆;文化方面,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书香校园,力求做到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二)抓住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完善教师队伍保障长效机制。根据全县农村学校师资状况,招聘一批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体、音、美、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充实农村教师队伍,解决队伍老龄化和学科结构性短缺等问题。3.加强教师培养工作。组织并实施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任务,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顶岗置换研第1页共4页修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加强对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薄弱学科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4.落实绩效工资政策。认真落实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三)解决难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1.抓好学校布局调整。要本着实事求是、慎重稳妥的原则,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认真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学校和合理分流学生等措施,着力解决城镇学校容量不够、班额过大等问题。(四)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1.坚持正确的育人观。各学校要严格执行省定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决纠正重主课、轻副课的错误做法。树立学生全面发展观,使学生学习快乐,成长快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不得以成绩排名和体罚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2.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办法,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管理和研究,切实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诊断、评价和促进作用,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做法。(五)完善机制,推进群体间教育均衡1.认真落实国家资助贫困生政策,进一步完善扶贫助困体系,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使之享受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快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建设,继续对残疾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3.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保障体系,确保其入学享受同等的义务教育政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届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四、方法步骤第2页共4页本次创建活动从2012年11月开始到2013年8月结束,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一)宣传摸底阶段(2012年11月底前)组织局机关各科室和各学校结合“十八大”报告精神,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深刻领会精神,明确创建目标,制定出本单位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并依据本年度全县教育事业统计年报数据和xx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对县域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差异系数进行测评。(二)督查迎验阶段(2012年12月底前)县教育局将对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各学校的创建活动进行初评和阶段性总结,对工作不力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