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8页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有机茶推广体系建设及其绩效研究姓名:刘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农业推广指导教师:龚淑英;傅尚文20071120有机茶推广体系建设及其绩效研究摘要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方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实践,七十年代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九十年代后,在全世界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全球有机面积为3100万公顷,2006年4100万公顷,从2003年到2006年,全世界有机种植面积年增长率超过15%;2005年全世界有机食品销售额为300亿美元,近几年欧美国家有机食品和饮料销售年增长率在20%以上。中国有机农业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2005年,中国有机种养面积达到350万公顷,产值4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有机农业国。中国有机茶始于1990年6月,是中国第一个有机产品。有机茶生产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物质,必须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产品具有安全、优质、环保、健康的特点。中国有机茶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研究替代化肥和化学农药的技术。在替代化学农药的研究方面,研究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茶毛虫病毒、韦伯虫座孢菌剂等生物农药;在防治害虫技术上研究了昆虫化学通讯机制,增强了天敌对茶园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开拓了茶园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在物理防治方面进行了频振灯的研究。在替代化肥方面,重点研究了种植绿肥、铺草和有机肥生产等技术。提出了种养结合的有机茶生产模式,猪一沼一茶生态模式;茶园铺草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有较好的作用;种植绿肥对控制土壤水土流失、固氮、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氮素含量和加速土壤熟化作用明显。20世纪80年代茶叶研究所根据茶树的需肥特性,开发出系列“有机茶园专用肥";“长征"、“绿地"等有机第2页共68页第1页共6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8页肥和叶面肥也相继研发生产。技术研究创新初期,主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生物农药、有机肥、栽培技术的研究,由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推广,这也是典型的线性创新模式,研究周期长,推广速度慢。在有机茶推广过程中,特别是有机茶成为行业热点后,有机茶的技术创新转变为区域创新模式,全国共有13个省市开展了有机茶项目研究,研究内容仍然集中于替代农药和化肥的技术,许多研究项目取得了科研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农业厅的有机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政府奖励。这种区域创新模式,缩短了研究成果与应用的时空距离,加快了研究成果的转化速度,同时夯实了有机茶的技术支撑体系。中国有机茶的推广探索了“需求启动,理念传播,技术推进,认证巩固"的发展模式。经过17年的实践,中国有机茶推广模式基本形成。中国有机茶是在国外市场的需求下,启动生产的。为了推动有机茶的发展,认证机构和认证组织传播有机理念,突出有机茶健康、生态、公平和关爱四大原则,举办不间断的有机茶宣传活动,制造公众关注的热点,从而吸引企业参与有机茶的开发。论坛营销http://info.3dou.com/有机茶推广体系建设及其绩效研究技术推进是将有机茶研究成果推广到生产中,保障有机茶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推广一方面通过农民领袖扩散方式进行,有机茶研究成果通过选点试验,培养农业领袖,取得效益后,由农民领袖向周边茶农或企业扩散,带动周边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新技术,完成研究成果的扩散。另一方面组织全国性的技术培训,推广有机茶研究成果。经过连续10年的培训,现已建立了1500人的技术骨干队伍,形成了覆盖主要茶区的技术服务网,有机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重要的咨讯通过这个网络扩散到基层企业和茶农手中。此外,在各地建立的有机茶认证联络点,是这个技术推广网中的重要环节,引导一个地区有机茶的发展方向和开发模式。这个技术服务网也就构成了有机茶推广网。有机茶的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这个网络完成。第3页共68页第2页共6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8页认证在有机茶的推广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