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和素质教育,狠抓质量提升,积极稳妥推进均衡发展,有效实施平安工程,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协调发展。一、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惠及面教育普及质量稳中有升。20XX学年,全县有在校中小学生14518名,在园幼儿4607名。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4.3%,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0%,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初升高比例为95.6%,“三残”儿童入学率100%。相关指标达到省级要求。城乡教育一体化扎实推进。学前教育继续实行公办教师定期支教农村幼儿园制度,为民办幼儿园增加事业编制教师15名,增派公办教师扶持民办幼儿园,提高民办园师资水平,不断扩大幼儿教育优质资源惠及面;义务教育通过深化城乡小学教育集团办学模式,以城带乡、以优带弱,促进XX县区优质教育管理资源、教师资源向农村学校辐射,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积极扩大XX县区教育资源,群众教育需求得到保障,20XX年全县有92.5%的中小学生在XX县区学校就读,有93%的幼儿在XX县区幼儿园入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率大大提高。教育公平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进行招生制度改革、实施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同城同待遇”等惠民政策,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完善了扶困助学及爱心营养餐工程有关措施,全年投入各类扶困助学金和营养餐等经费898.19万元,使学生实实在在受惠。扶困助学政策实施,解决了贫困群体的实际就学困难;营养餐工程的实施,提升了农村孩子的体质;民族教育的政策扶持,使少数民族学生得到较好发展;阳光招生等阳光工程的推进,教育公平性明显增强。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0XX年共完成教育基建规划项目投入5413万元,新建校舍面积21783平方米。县职技校实训基地木玩实训楼竣工验收,机械加工实训楼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中学扩建工程已经结顶;古坊小学扩建工程教学楼完成主体建第1页共13页设,其他建设项目正在有序进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基本完成,并相继投入214万元对县实验小学校门、梅源中学大门及校园环境、石塘小学操场等进行了改造;投资2500万元的城南启明星幼儿园已顺利开园。各类成人教育稳步发展。终身教育积极开展,自学考试、电大学习和网络教育等成人教育体系不断健全;统筹各种成人教育资源,开展了农民文化教育、实用技术与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服务“三农”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电大建立了朱村白姑娘茶叶基地,引进民间社会力量办学,推进社区教育,这些工作都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二、深入开展学校内涵建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完善了县、校两级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立了学困生的教育补偿机制和学业发展有特长学生的教育培养机制;继续进行新课程教学研究,积极做好普高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各项工作;积极实施“培优磨尖”工程和质量目标责任制;同时,全面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形成教师“个体反思、同伴协作和专业引领”的教研机制。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20XX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200人,本科上线率达到36%,总上线率达到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创下历史最好成绩;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产业能力不断增强,职普招生比逐年提高,20XX年学生中级证通过率达到90.63%,一次性推荐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基本形成了招生和就业的良性循环;初中教育亮点凸显,育英外国语学校的办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逐渐成为初中教育的品牌学校,梅源中学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已处于全市同类学校中上水平;小学教学质量(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关注率)继续保持较好水平。中小学“壮苗工程”和书香校园建设有效实施。牢固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以“四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大课间和“体艺2+1”活动,举办了20XX年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赛、篮球赛、棋类比赛、现场书画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为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搭建了展示平台。各校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第2页共13页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