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VIP免费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_第1页
1/6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_第2页
2/6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_第3页
3/6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8例患者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对照组48例患者行超声引导定位。两组患者均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使用药物为0.5%罗派卡因25ml,对患者的穿刺操作时间进行记录,并对各患者主要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麻醉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痛觉阻滞效应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定位准确、麻醉时间较短以及定位成功率高等优点,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超声、神经刺激仪、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性、有效性Safetyandeffectivenessofultrasound-guidedneurostimulationinlocatinginferiorinterscalenebrachialplexusblock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afetyandeffectivenessofultrasoundcombinedwithneurostimulationinstrumenttolocateinterscalenebrachialplexusblock.Methods:FromJanuary2015toJanuary2016,96patientswithupperextremitysurgerywererandomlydiv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randomaverage.48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treatedwithultrasoundcombinedwithneurostimulationinstrumentand48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guidedbyultrasound.Twogroupsofpatientswereinterscalenebrachialplexusblock,thedrugwas0.5%ropivacaine25ml,thetimeofthepunctureoperationwererecorded,andthemainnerveofpatientswithsensoryblock,anesthesiaeffectanalysis.Result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painblockeffectbetween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P>0.05),which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ndtheexcellentrateofanesthesiaintheexperimental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Ultrasoundcombinedwithneurostimulationinstrumenthastheadvantagesofaccuratepositioning,shortanesthesiatimeandhighsuccessrate.Itisworthytobepopularizedinclinicalpractice.Keywords:Ultrasonography,Neurostimulator,Downmuscleintermuscularplexus,Plexusblock,Safety,Efficacy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多样入路的特点,且在现今的上肢手术中肌间沟入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臂丛神经具有结构复杂,周围组织的重要性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对其进行穿刺定位存在较大的难度,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压力[1]。传统的阻滞方法虽然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缺乏统一的可以进行量化的标准以及规范,并且由于患者间的具体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传统的定位阻滞方法属于盲探式操作,很容易对患者神经产生损伤或者导致出现阻滞不全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2-5]。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并对其中的48例患者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发现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5.5±1.8)岁,体重45-76kg,平均体重(56.4±1.2)kg。实验组48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6.5±1.7)岁,体重46-72kg,体重(55.8±1.5)kg。经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方法所有患者在正式手术开展前的0.5h肌肉注射0.1mg苯巴比妥钠、0.5mg阿托品。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对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