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四川省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十三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初稿)(2016---2020年)执笔:尹勇一、“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情况从“国重”学校到“国示”学校,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从无到有,逐步丰富和完善,信息化建设开始走上稳步发展的历程,在学校科学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工作具体有:1.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成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100M、电信、联通双宽带链路出口,校园网络主干网络传输速度万兆(10G)、千兆(1G)到楼层、百兆(100M)到桌面的校园网络。全校铺设信息点1200余个,以光纤链路连接所有楼栋汇聚交换机。校园网中心机房采用高端惠普服务器并用虚拟化技术进行服务器集群,同时配备了24TB存储设备,核心交换机采用华为电信级交换机背板带宽为12TB,交换容量为2TB,为数字化仿真实训、数字化实训室、虚拟实验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为数字化校园的网络服务提供了足够的扩展能力。所有教室均接通校园网络并安装多媒体设备145台套,为数字教学资源进课堂提供了条件。无线网络建设进展迅速,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80%以上。目前,全校联网的教学与办公用计算机1200余台,建成网络教室140多个,配备电子白板10套。2.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具备一定基础。立足校园网络,提供稳定的门户网站服务、文件服务、实训仿真服务等基础信息服务。教学科研资源方面,建-可编辑设了包含68门精品课程和共建共享课程;购买了通用主题素材资源管理系统、教学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等4个资源类系统,电子图书资源已达10万册。3.门户网站成为学校主要展示和交流平台。学校门户网站是校园网的首批应用项目,由学校和网络公司共同开发和管理,建成已有近10年历史,经历了两次改版,功能不断完善,在促进信息公开、对外宣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后,又重点推动了各二级部门网站以及国家示范校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江职中好人榜评选等专题网站和互动栏目的建设,促进校务信息公开,强化门户网站对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服务职能。目前我校门户网站日访问数超过三千人次,是学校对外最主要的窗口和平台。4.建设了一批部门级应用信息系统。学校建有门户网站、数字化校园平台1个、建成学生无纸化考试系统、教师培训系统、教学仿真实训软件系统等共16套校园数字化平台子系统。学校利用现有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汽修、电商、数控等专业利用岗位实境视频教学中心、数控编程室、营销模拟实训中心等专业化教室,通过数字仿真、模拟流程、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开展仿真模拟教学;依托教师培训系统,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自动记录教师学习进展情况,截止2015年底,学校参与培训教师达800余人次,实现教师校本培训的规范化、信息化。全面推开无纸化考试,学校基本实现了学生技能鉴定理论考试、技能期末理论考试教考分离和应知评价无纸化,在线考试、网上阅卷覆盖12个专业27个学科。二、“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可编辑“十二五”期间,省内许多兄弟学校都着手进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规划,整体布局,分步实施,成效显著。对于我校,虽然信息化应用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而言,建设力度不够,信息化发展步伐较慢。主要问题表现在:1.实施策略上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推进机制。学校信息化建设十年来,未能制定智慧校园以及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集团和政府提供的专项建设经费不足。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各个职能部门根据需要自我建设,造成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各个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统一的编码标准要求,数据来源多种多样,信息组成各不相通,“孤岛”现象严重。2.建设过程重硬件轻软件。信息化建设,归根结底是建立一个总的框架体系,内容则是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和软件系统。多年来,我校对口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信息化项目中的实训计算机、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方面,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建设缺乏太多,小范围的应用也因为效果差、推广难而夭折。导致我校优质网络资源、教学资源的严重缺乏,造成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