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模范事迹材料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教育模范事迹材料供大家参阅。xxx,男,汉族,民盟20XX、中共党员,20XX33年12月生,XX市人。20XX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退休),现任20XX诗词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等多家文学协会会员。一、支甘扎根——20XX儿女多壮志20XX57年,毕业于20XX大学中文系的20XX响应党的号召。“服从祖国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毅然参加到支援甘肃建设的行列。分配到20XX中学后,他一头就扎进了紧张的教育教学工作,上两个班的语文课,并担任了当时高三4班的班主任。初到20XX,没有电灯,没有炉子,每晚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他冻得只好用煤油灯暖手,冷得没有办法睡觉,只能在教研室烤火,等热和了才钻进被子。20XX62年,他与李新和老师等共同编导了大联唱《20XX之歌》,当文工团演出后,在全县乃至全省引起了很大反响。20XX87年,他创作的独幕剧《冬冬》在地区汇演后,剧本在《定西剧稿》上发表,获优秀剧本奖。老师们都夸赞他:“20XX老师不仅是教学能手,也是文艺的骨干。”20XX69年,他调到了东二十铺学校。回家很不方便,学校没有食堂,天天要自己做饭。这对于来自天府之国吃惯了大米的他无疑有很大的不便和困难。但他并不在乎这些,还和乡里娃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他喜爱乡下孩子的憨厚、好学和纯朴。利用课余,常给学生们辅导功课、讲故事、教唱歌,还同杨德生老师一起排练歌剧《沙家浜》,到各大队演出。给这个安静的山沟带来了兴奋快乐。一晃三年过去了,当学生们听说厉老师调回城时,很失望,默默地将厉老师送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还不肯回去。回到家的夜晚,他躺在床上,眼前闪过一张又一张黑黝黝、有两个红脸蛋的学生,一对对企盼的目光,他的心又一次被震颤了。以后的日子里,他的心在两个世界里游弋:一是20XX的美,山美、水美、人更美,他曾经在冬天用手掬起过晶莹闪光第1页共4页的洮水流珠;一是20XX蜀水的养育之恩,那里还有他的亲人,他不会忘记长江的波涛和朝天门码头搬运工的号子声。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当年从北京、天津、上海、20XX等省市来支援甘肃建设的许许多多外省市籍教师都走了,20XX也剩下了不多的几个,而20XX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早已下定决心:我要做20XX的好教师。至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他,仍然畅游在20XX文化教育的长河里。因为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有他的根。二、辛勤耕耘——陇中教坛洒血汗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战士,几十年来,20XX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早在20XX58年,在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中,他大胆提出“努力发掘课文本身的思想性,以之教育学生”;加强语文字、词、句的教学,夯实基础;加强作文教学。把大作文与小作文相结合。教育革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了省上领导的重视,在全省教育革命展览会上,他重点介绍了临中语文组教育革命的经验。七十年代前,20XX中学的高考语文成绩,在全区始终名列前茅,并在全区高考研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这和20XX老师长期担任教研组长不无关系。八十年代恢复高考后,他在组内积极推行语文教学改革,解放思想,破旧立新,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措施。他极力在组内推行把加强语文“双基”教学与培养能力、开拓智力结合起来,把读与写、讲与练、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20XX中学的语文统考、高考、中考以及作文、口头作文竞赛等成绩排名都在全区前列,并曾在全区教育工会会议上介绍过经验。20XX**,他带领全组老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省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中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在全省《我的老师》作文大赛中他获得“园丁奖”。由于教学成绩突出,20XX多次被评为地、县优秀教师、先进生产者、先进教育工作者。20XX9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获人民教师奖章。其业绩被《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人物辞典》等多部辞书收入。他从教36年,桃李满天下,不少学生已成为全省、全国第2页共4页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物和社会支柱。过年逢节,回20XX探亲的不少学生总要到他家里来看望他。三、灯下辛劳——50载笔耕不辍20XX自幼聪颖,喜爱文学。早在中学时就被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