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权改革工作的方案为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市(州)、县(市、区)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工作的意见》(吉政发〔2008〕2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就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加快服务型、法治型、责任型政府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工作目标我市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的目标是。承担行政审批事项的各部门(含垂直部门)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要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按照“一门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行政审批模式进行,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收费”,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规范、便捷、优质的服务。三、主要内容(一)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为实现与省、市政务大厅的有效对接,行政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集政务信息公开、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务监督、政策和政务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行政服务大厅,确保行政审批实现一站式集中受理和办理。(二)进一步梳理、清理、确认审批及收费项目。根据国务院取消行政审批项目方案要求和省、市政府关于减放权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梳理清理各部门现行的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收费、年检项目,对项目变动情况予以确认,明确公布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审批、收费项目目录。(三)重组和完善行政审批办公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第1页共5页政审批办公室,将本部门各科室所承担的所有审批、收费等项目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办公室,集中到行政大厅统一办理。(四)调整部门内设机构工作职责。各部门组建审批办公室后,市编办要对各部门内设机构职能重新确定,修改职责、机构和编制规定,原各科室职责由过去侧重行政审批,转变为制定规划、调查研究、拟订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落实各项工作。(五)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要和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系统整合并同步进行。省政府监察部门正在全省建立省、市、县三级联网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行政服务中心也建立了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各部门(含分中心)应按要求把全市审批收费项目、办事流程、政策法律依据、审批时限及时报送行政服务中心,以便统一编程,适应新的审批模式,保证与中心网络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打造全市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监察、网上投诉的网络体系。(六)统一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各部门行政审批办公室组建获批后,凡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含分中心)办理的审批项目,除法律、法规特别规定外,一律启用部门“行政审批专用章”,原使用的行政审批用章同时废止。(七)规范行政审批模式。各部门行政审批办公室组建后,要成建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审批机构、工作人员和审批项目“三进入”,使审批办公室成为本部门受理窗口、办理平台、办结出口一体化的实质性工作机构,杜绝“体外循环”、“前店后厂”等现象,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遵守法定时限,兑现承诺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八)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政务公开办和各部门要结合职能调整和“三进入”,制定和完善有关行政审批工作规程、行政审批监督管理、行政审批专用章管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行政审批责任追究等配套规章制度,使行政审批行为规范化、制度化。(九)强化监督和审批后的检查。各部门职能调整后,在对行政审批办公室充分授权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权行使的监督和制约,加大对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监督力度。第2页共5页坚持依法行政,将部门工作重心转移到对审批后的市场行为的规范和监管上,杜绝“重审批、轻监管”或“只审批、不监管”的现象发生。四、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一)组织领导1.成立*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长副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成员:*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