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元曲辞格的多样化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研究 开题报告VIP免费

论元曲辞格的多样化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研究  开题报告_第1页
1/2
论元曲辞格的多样化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研究  开题报告_第2页
2/2
论元曲辞格的多样化特征及形成原因选题依据元曲在辞格风格上有着与唐诗、宋词不同的特色。在风格上,它有通俗化倾向;在语体特色上,它有口语化倾向;在语句使用上,它有自由化倾向;在整体布局上,它有精巧化倾向;在创造手段上,它有具体化倾向。就其内部辞格而言,也有南曲与北曲、不同曲牌名、套数与小令、不同的作者个性所决定的多样化风格。元散曲辞格的成因,可从社会背景、诗歌流变、语言和音乐发展三个方面究其本源。元散曲之辞格鉴赏,亦有其独特要求和审美方法。它的整体辞格特色表现为一种“精细的通俗”的审美色彩。它以一种近“俗”的修辞艺术来记录普通人民的喜怒哀乐,从而改变了诗词所具有的“一本正经”的面貌。二、主要内容引言一、元曲惯用之辞格(一)套用1.用典2.比喻3.拟人4.对仗5.衬托(二)兼用1.回环(三)连用1.复叠、反复、重叠2.设问与反问二、元曲辞格的多样化(一)南曲与北曲的区别1.声调不同2.板眼衬字有别3.伴奏器乐不同(二)受曲牌名影响之辞格倾向(三)套数与小令在辞格上的不同(四)由作者个人因素决定的辞格个性三、元曲辞格形成之原因(一)社会背景之促成(二)诗歌本身发展之趋势(三)语言音乐发展之影响结论三、参考文献[1]张羽.论元散曲的形成和精神实质[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2]王广超.论元曲语言配置形态及其影响[J].民族文学研究.2008(04)[3]韦德强.元代文人身份焦虑论[J].百色学院学报.2008(01)[4]罗斯宁.以剧曲为曲与以词为曲——马致远与张可久散曲之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5]张惠民.论元散曲的冷峻风格[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4(01)[6]吕特.从元散曲看元代文人的生命意识与文化心态[J].中国文学研究.2005(02)[7]杨有山.试论元曲中表现的“离心”倾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4)[8]李迎新.论元曲的语言特色[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9]胡春芝.浅谈元曲的用典——以《史记》人物典故为例[J].阅读与写作.2008(07)[10]盘莉娜.试论散曲与宋词的艺术差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元曲辞格的多样化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研究 开题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