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更加重视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的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材内容的讲授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现代教育注重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应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一、精心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呢?杨庆余教授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指出:“所谓有效,首先是指创设的问题是儿童感兴趣的,能激发儿童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第二,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经验支持的,且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的;第三,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可能提出问题或假设的;第四,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可能尝试和探索的。【1”】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教学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形象生动,具有层递性,必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愉快高效地完成了数学知识学习和技能提高的目标任务。教师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情境创设,一方面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设计的每一个问题要切实具体,新颖并富有启发性。例如“,瑞金小语工作室李小军老师的教学案例: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小明今年12岁,而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这道题是课后的一道练习题,按照一般的教学过程是放在讲完课以后才让学生做的,先拿出来可以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跃跃欲试,产生了急于想了解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产生了一种急于想知道答案的期待感,这时我就板书课题:年、”月、日,并告诉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2”】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开放社会,学生的认知水平会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而提高,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学会了解生活,关心社会。例如,“瑞金市小学数学工作室邹金石“老师的教学案例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我并没有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物美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边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身边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付得更快?“”这里,教师从学生生活出发,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另外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爱好。对低年级的数学课堂,可以设计一些讲故事、做游戏、实物模拟、多媒体体验等活动情境,高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丰富,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