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广东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十一五”专项规划“十一五”期间是广东省提高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是广东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采取有力措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切实提高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粤发〔2005〕14号),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发展现状。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是指以我为主,通过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间试验及规模生产等环节,创造出新的产业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诀窍,进而实现产业化和商品化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广东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产业技术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比2000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2887件,比2000年增长了6.3倍。二是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三是产业规模居国内前列,品牌创新成绩显著。2005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产值为10541.42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广东省累计获得各类品牌称号1300个,其中173个获国家级品牌称号,数量居国内前列。四是科技投入不断加大。2005年广东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462.3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83.77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15.4%和115.8%。但总体而言,广东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尚未能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业技术总体水平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不高,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产品大多处于价值链、产业链的中低端位置,产业对外依存度高,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大多依赖进口或为外方所控制。二是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弱。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中小企业创新工作薄弱。三是创新体系尚未健全,创新推动机制有待完善。各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未能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政府推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门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资源投向分散,不能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四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才结构有待完善,尤其缺乏高层次人才。广东省提高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面临的发展环境:一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为广东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在未来15年中,信息、生物等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为广东省产业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同时,跨国公司通过专利、技术标准等手段控制产业高端环节,实行知识封锁和专利垄断,不断强化其全球垄断地位,将使广东省自主创新工作面临多方面制约。二是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给广东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来了竞争与压力,也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区域创新优势日益彰显,广东省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同时,粤港澳三地经济与科技合作的日益加强,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发展,又有利于广东省进一步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广东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较好基础,也提出了新要求。经过长期发展壮大,广东省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初步建立了自主创新体系,并在发展产业、完善市场、创新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近20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广东省在资金投入、资源消耗、环境容量、劳动力供给等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特别是土地、环境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较重,迫切需要广东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粤发〔2005〕14号文件,坚持政府推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