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简述组织机构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组织机构的特点。P3~5直线制(军队式结构)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责权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内部协调容易;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比较高。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分工,经营管理事务依赖于少数几个人,要求领导人员的管理能力强规模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企业直线职能制(集权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事业部制(分权制)直线职能制演变而来“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原则。权力下放,有利于领导人员摆脱日常事务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容易忽视整体利益经营规模大、业务多样化、市场环境差异大,要求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企业采用矩阵制具有双道命令系统,便于协作沟通,解决问题;组建方便组织关系比较复杂子公司不是母公司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机构,有自己的公司名称和董事会,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并以此承担有限责任,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各种业务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分公司是母公司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在法律和经济上均无独立性,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没有自己的独立名称,没有独立的章程和董事会,其全部资产是母公司资产的一部分。2、简述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P111)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组织结构服从战略。2)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规模、产品和市场变化都发生了变化,企业应采用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战略有:增大数量战略;扩大地区战略;纵向整合战略;多种经营战略3)战略的前导性与结构的滞后性。从战略的前导性与结构的滞后性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时,企业不可错过时机,要制定出与发展相适应的经营战略与发展战略。一旦战略制定出来以后,要正确认识组织结构有一定发应滞后性的特性,不可操之过急。3、岗位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岗位描述的主要内容)P13岗位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岗位名称分析(工种职务职称等级);岗位任务分析(任务性质内容形式执行任务的步骤方法使用的设备器具以及加工影响的对象);岗位职责分析;岗位关系分析;岗位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分析前面5项综合分析构成岗位描述的主要内容;。岗位对员工的知识、技能、经验、体格、体力等必备条件的分析(侧重于岗位对员工必备资格的分析)4、企业人员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哪几种?请简述其主要操作。P31~33集体预测法;因归分析法;劳动定额法;转换比率法;计算机模拟法德----法,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专家们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分析评估,并通过多次重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德---法既可用于企业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量预测,也可用来预测部门人力资源需求。一般分四个步骤进行:1)提出预测目标和要求,确定专家组,准备有关资料,征求专家意见。2)提出预测问题,所提问题须简明扼要并以调查表方式列出,交付专家组讨论评价,然后有预测组织统计整理。3)修改预测结果,充分考虑有关专家的意见。4)进行最后预测,在第三轮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请专家们提出最后意见及根据。回归分析法;根据回归原理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先确定产量或服务的业务量,然后研究员工人数随着这种因素变化的规律,得到业务规模变化趋势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再对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劳动定额法:N=W/Q(1+R)在已知计划任务总量及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的基础上,运用劳动定额法能较准确地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量。转换比率法:计划期未需要的员工数量=目前的业务量+计划期业务的增长量/目前人均业务量*(1+生产率的增长率)5、简述劳动定员的原则。P25原则:1)定员必须保证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4)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5)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的内外环境6、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规范类型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的基本要求P35~37依照制度规范涉及层次和约束的不同内容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企业基本制度、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业务规范、个人行为规范企业组织管理中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形成,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制定、建立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