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1.目的:1.1.在企业内部构建学习型组织,引导和激发员工自我学习,提倡创新进取的团队精神,在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气氛,增强公司凝聚力;1.2.紧密结合公司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提高全体员工素质,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力,以适应公司不断发展的管理和业务要求;1.3.配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满足员工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愿望,在提升个人价值的同时,增强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从而提高工作/产出效率;2.适用范围:2.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但具体模块执行将各有差异。第二章部门职责1.公司培训工作实行人事管理中心归口管理,各中心及部门主导实施的原则。2.人事管理中心:负责公司所有培训工作,依据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及公司的全年工作安排制定出公司总体的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并考核。2.1.公司培训体系的建立,培训制度的制订与修订;2.2.公司培训计划的制订与组织实施;2.3.对各中心及部门培训计划实施督导、检查和考核;2.4.培训教材、教具的购置、保管,培训专属设备的申购,保管;2.5.培训教材的组织编写及相关教学资料的制作分发;2.6.对培训师的选聘,确定及协助教学;2.7.外派培训相关事项的管理及外派参训员工的管理;2.8.参训员工的考勤管理;2.9.年度、月度培训报告、报表的撰写、呈报,资料的收集、汇总、整理与归档。3.各中心及部门:公司培训体系的主体,应定期向人事管理中心提交本部门的培训需求计划,并积极组织员工开展培训工作。3.1.本部门培训需求计划的制订;3.2.积极实施培训工作;3.3.本部门员工的上岗、在岗培训及其考核;3.4.本部门参训员工的组织与管理;3.5.定期组织交流会,相互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3.6.培训工作报告的撰写与呈报。第三章培训对象定义与划分1.根据组织结构和职务层级,可划分为:1.1.中高级管理人员,指公司部门经理及以上的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中心总监、部门经理、营销类各大区经理、产品线经理。1.2.中基层管理人员,指公司各部门主管以下的管理人员,包括部门主管、经理助理、各小组组长、营销类各区域业务主管、商务主管1.3.核心员工,指各部门中关键岗位的资深员工,此类员工具备较为扎实的工作知识与技能,具备进一步培养与提升的潜力1.4.正式员工,指公司所有已转正的员工,包含各中心各部门的所有非管理岗的员工1.5.新进员工(试用期员工),指公司所有已入司,尚在试用期的各岗位员工2.根据公司各岗位差异特点,可划分为:2.1.管理类岗位:公司各中心及部门的管理类岗位2.2.营销类岗位:主要为营销管理中心业务部门、学术部、商务部、采购部各岗位,包含临床医药代表、医院商务代表、普药销售代表、商务代表、产品代表、产品专员、采购员、计划员等各岗位2.3.职能类岗位:各中心各专业类岗位,如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行政专员,质量管理部质管员、养护员,各部门内勤等岗位2.4.操作类岗位:主要为运营管理中心下属仓储部各库管岗位、配送部司机岗位等第四章培训体系规划公司培训项目类型初步划分如下: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导师辅导内训试用期评估与反馈试用期员工座谈在职培训(OJT)部门月度内训部门例会员工经验分享异岗/晋升培训异岗培训职务晋升培训核心梯队先修班自我开发(S.D)岗位相关资格认证学习升学深造类学习脱产培训(Off.JT)外派学习培训外派参观考察内部组织培训外聘讲师培训培训项目1.职前教育:1.1.入职培训:1.1.1.适用范围:新入职员工的辅导1.1.2.培训目的:1.1.2.1.帮助新员工进一步熟悉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现有状况,学习公司文化;1.1.2.2.了解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并明确自身应享有的权利与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1.1.2.3.学习医药行业的相关法规要求,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1.1.2.4.尽快融入公司,能够适应新部门及新岗位的环境。1.1.3.人事管理中心统筹组织,每月统计新进员工人数后开设新员工培训;1.1.4.原则上,课程开设频度为1次/月1.1.5.培训设置:1.1.5.1.为期一天半,计8课时左右1.1.5.2.课程安排有:《公司发展沿革、简介》、《人事行政制度》、《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课程,并依据公司发展及部门岗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