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健康教育总结结核病知识宣传讲座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中午好。每年的3月24日,都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的宣传日。今年我们的宣传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今天向大家讲的内容是:关注结核促进健康。结核病是一个非常古老传染病,比如我们看到很多的文学作品,《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还有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小栓的病就是肺痨。结核病过去在民间被称为“肺痨”,以前年长的人都比较清楚,那时候结核病是十痨九死。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链霉素等抗菌类药品的出现使结核病不再是不治之症,解放后,新中国对结核病的防治高度重视,肺结核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大降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肺结核早已不再是不治之症,这个病似乎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但是近年来,尤其是80年代后期,结核病疫情在全球回升,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我国一些地方在校学生中发生结核病疫情有明显增加趋势,有的学校甚至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现多例学生暴发肺结核事件。如某省中学在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发现64名学生患了肺结核,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又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免疫力低,自我保护意识差,更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危害。患了结核病这不仅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那么结核病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它是怎样传播的呢。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经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染。如果他面对着正常健康人咳嗽打喷嚏的话,他就可能把结核菌传播给健康人。这种简单的传播途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容易受到病菌的威胁,那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又有哪些人群容易患病呢。这些人传染上结核菌以后,他可能不发病,他只有在抵抗力低下的第1页共4页情况下才能够发病。比如说在学生,还有民工等等这些人群他的学习工作的压力比较大,抵抗力低下这些人群容易发生结核病。另外还有一些像糖尿病病人,还有艾滋病这些病人,艾滋病hiv感染者,他就是一个免疫缺陷,他是非常容易发生结核病的。由于结核病具有隐蔽性,许多人在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传染。那么肺结核病患者症状如何体现呢。典型症状是咳嗽、咳痰、胸痛、乏力气短,甚至咳痰带血。有了结核病症状体现的患者应该立刻就医,积极治疗。据调查,全国受结核菌感染者大约有5.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45%,被结核菌感染的人一旦自已的抵抗力低下,就极容易患结核病。只有受到结核菌感染的人才有可能发生结核病。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其中痰涂片阳性(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就有150万,全国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130万,至少每年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其实,得了结核不可怕。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只要按专业医生要求规律服用6—8个月抗结核药物,并且坚持做到医生送药到口、服药再走,新发生的肺结核病人几乎都能治愈。不被发现才可怕,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传染期主要发生在化疗前,排菌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含有结核菌的飞沫传播。正规治疗2周传染性大大降低者达97%,因此不被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对周围人的危害最大。据研究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平均可传染10—15人。发现不治更可怕,肺结核病人一经发现要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规范治疗管理,否则体内的结核菌就会迅速繁殖,病情越来越重,直至死亡。治不彻底最可怕,肺结核病人服药必须按医生要求规律全程服用。如果间断用药就会使体内的结核菌产生耐药性,不但你的病很难治愈,而且还会把耐药菌传播给周围的亲人和朋友。结核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引起学校群体肺结核多发的原因主要是大家缺乏结核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中的肺结核病人,因为学生上课、住宿等都是生活在一起,很容易造成学生之间传播。此外,学生学习压力大经至无暇顾及自身的健康。如果营养条件和体育锻炼再跟不上,就会第2页共4页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结核病,由此可见,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卫生部和教育部曾专门就结核病防治联合发文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