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政〔2007〕72号永春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春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各直属机构:《永春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己经永春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二○○七年四月十三日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2页永春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一、“十五”科技事业发展现状“十五”期间,我县科技发展遵循“创新、产业化”的科技工作方针,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政府科技部门服务职能,完善科技工作机制,依照《科技进步法》稳步提高科技投入水平,依靠科技进步,较好地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完善科技工作组织体系和政策体系。我县先后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和科技进步考核工作领导组,所有乡镇配齐科技副乡镇长和科技助理员,落实科技进步考核责任制,为全县科技工作确立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根据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先后制定或修订《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建设实施方案》、《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奠定了基础。科技进步工作两次通过国家科技部两年一度的县(市、区)科技进步工作考核,被评为福建省科技工作先进县。第2页共22页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2页2、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项目计划管理办法,通过科技计划项目专家论证和立项审核制度,提高项目立项的科学决策水平。2001年~2005年,本级财政对科技投入达到2345万元,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282项;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1个,火炬计划1个,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2个,争取科技专项资金480万元。探索技术创新风险基金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运作机制,下达技术创新风险基金项目21个,投入技术创新风险基金130万元,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基数已从500万元增加到900多万元,为215家(次)企业提供担保落实贷款1.5亿多元。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抓好芦柑、茶叶、蔬菜、食用菌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2005年,全县拥有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1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初步形成果蔬、茶叶、竹木、食用菌四个加工体系。永春芦柑产业被纳入“国家泉州湾星火产业带”,实施《永春芦柑标准综合体》(省级标准)和《地理标志产品.永春芦柑》(国家标准)。全县芦柑栽培面积稳定在15.2万亩,产量25万吨,年产值6亿多元。柑桔出口量连续10多年居全国第3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2页各产区首位,2005年芦柑出口59618吨,占福建省柑桔出口总量48%以上,占全国柑桔出口量约12.8%,创汇2696万美元,累计远销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境外柑桔出口市场由永春开拓,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柑桔出口生产基地。全县农业总产值18.1亿元,农业增加值11.2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202元。4、加快工业产业集聚。按照“夯实基层基础,突破工业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依法用地,有序开发”的原则,优化工业布局,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工业产业集聚。大力建设永春工业园区和生物医药产业园、中部农副产品加工生产集散园、西部能源资源产业园和苏坑陶瓷产业专业园等特色资源产业园,依托园区着力培育生物医药新兴产业,整合服装纺织、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陶瓷、造纸和纸制品等传统工业,形成“1+5”工业产业布局。200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04.9亿元,工业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