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少数民族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摘要:美术教育是幼儿对世界进行感性把握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幼儿对于外界世界进行表达的一种特殊符号,它对于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幼儿美术教育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来看,不管是从观念来看,还是从教学方式来看,现今的幼儿美术教育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不注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等文化与汉族都有很大区别,如服饰上的色彩能给人们一种美的视觉享受。因此要想实现幼儿的更好发展,就必须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利用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并将其充分运用,给幼儿在美术学习时新的灵感。本文主要对少数民族资源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影响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利用少数民族资源。关键词:少数民族资源、幼儿、美术欣赏美术是一种艺术行为,它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身体的各个感官,同时它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美术教育在幼儿的整个成长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学习美术,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而且对于幼儿审美观念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美术学习,可以使得幼儿获得全方位发展。因此,美术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可见一斑的。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受到传统美术教育的深刻影响,大多的美术课堂都是教导幼儿怎样去临摹一幅作品。众所周知的是,幼儿教育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培养孩子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也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对于幼儿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要充分重视,积极利用少数民族的资源将其中有利于幼儿美术欣赏能力培养的因素进行充分利用发挥少数资源对幼儿美术欣赏能力培养的作用。一、利用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少数民族服饰与汉族服饰具有很大的差别,且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如拉祜族、布朗族、藏族等。这些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以其独特的色彩,给人一种绚烂、浓烈的色彩感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很多少数民族的服饰上色彩配搭都存在一定的规律以及变化,且服装饰品也具有丰富性,款式不同,其欣赏价值也不同。如拉祜族服装中,衣领、袖口、裤管以及脚边都采用红色黄色、白色以及蓝色、黑色等颜色的布条镶嵌,并利用不同颜色的丝线钩织成精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2]。一些少女服装上还会用银泡进行装饰,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幼儿美术欣赏中,老师应该首先对这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颜色进行充分把握,引导幼儿对少数民族服饰的颜色以及其中的色彩搭配进行欣赏。在这个过程中,可让幼儿对于其中的颜色搭配自由发表看法。其次,需要引导幼儿对于少数民族服装上镶嵌的几何图案进行观察,并欣赏,让幼儿根据这些几何图案做出联想。再次,需要引导幼儿对服饰上的银泡进行欣赏。银泡是拉祜族服饰上的特色饰品,在服饰上利用银泡排列出一些图形,具有很强的审美性。这些素材都是进行幼儿美术教学的最佳素材,也是对幼儿美术欣赏能力进行培养的有效素材。二、利用少数民族的首饰文化少数民族大多比较重视身上佩戴的装饰品,且少数民族的这些饰品与汉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少数民族身上佩戴的饰品样式各式各样,具有很强的少数民族特色,且这些饰品大多是当地妇女自己制作的。民族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所佩戴的饰品在大小、形状、用色上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每件首饰都代表着每个民族的特色。如佤族少女大多佩戴圈形的耳环,这些耳环在大小、图案上都存在差异;拉祜族少女佩戴的耳环大多是利用银泡排列的缀环;傣族少女则佩戴孔雀羽毛耳环较多[3]。除了耳环之外,各个民族佩戴的手饰、脚饰、项链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幼儿美术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幼儿对这些少数民族的首饰进行细致观察,并让幼儿之间利用少数民族的首饰进行互相装扮对各种饰品的美进行充分欣赏。另外,在课堂上,还能播放一些民族音乐,让幼儿佩戴好首饰,在音乐声中载歌载舞,进而对艺术的魅力进行充分感知。三、利用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大多还保持着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建筑文化。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房屋建筑大多造型独特,且每个民族的建筑也存在差异。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