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小学科学教材培训研讨会五上《光》单元胡志林(台州)(原版)在阳光下在阳光下(新版)光1、我们知道的太阳2、阳光下的影子3、改变光的传播路线4、美丽的彩虹5、阳光下的物体6、光强与光弱7、研究我们获得信息8、设计太阳能热水器9、制作、评价太阳能热水器。10、利用太阳能1、光和影2、阳光下的影子3、光是怎样传播的4、光的反射5、光和热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1—4课是光的传播特点,5-8课是光和热的关系。删去:《我们知道的太阳》将《利用太阳能》纳入六上“能量”单元“美丽的彩虹”中太阳光谱,光的合成和分解等编到“资料库”中。第1课光和影,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光和影的关系开始,包括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是在前面观察的基础上,去推测和验证光的传播特点,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然后回过头去解释影子的成因。第4课光的反射,是第3课的延续。本课通过几个逐渐增加难度,层层递进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并知道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从第5课开始,探究光和热的关系。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但是光的强弱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呢?本课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测得出自己的回答。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研究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太阳的光和热。重点从材料的性质和物体受光的角度去探究。第7课、8课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评价、改进太阳能热水器。因为太阳能热水器设计到很多科学原理,所以这两课的活动要综合运用到前面所学的知识。首先观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和原理,接着是设计、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最后通过展示、实践、评价、交流来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面对修改后的教材,老师应做好哪些知识储备?也就是说在本单元的教学前,我们老师应该了解些什么?1、光究竟是什么?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是一种物质,光也是一种能量。2、每一课中的知识储备《光和影》产生影子的条件?什么是光源?所有的光源都能产生热量吗?影子的长短、大小、方向与什么有关?影子的形状与什么有关?关于光源根据学生的水平,教材上是这样定义的:“像电灯这样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算不算光源?不算,因为它们虽然能自己发光,但处在没有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首先是要在发光的前提下。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不是反射其它物体的光,这样的物体才叫光源。“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指光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热光源,发光又发热,如白炽灯、点燃的蜡烛、酒精灯等等。而有的光源是冷光源发光不发热比如说萤火虫、水银灯、日光灯等。至于为什么有的光源是热光源,有的光源是冷光源,这是由于它们的发光原理不同。热光源是高温物体将热能转变为光能,而冷光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电能、化学能等)转变为光能。1、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与光源的方向和位置高低(照射的角度)有关系。2、影子的大小和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3、影子的形状和物体被照射侧面的形状有关系。《光的反射》汽车反光镜是什么镜?原理?五官科医生用的镜是什么镜?原理?书本第31页汽车上的“凸镜”凸镜与凸透镜不同,射到凸镜上的光,经凸镜反射后不能会聚于一点,而是变得发散开来。这样一来,它比尺寸相同的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可使驾驶员从镜中观察车后侧较大范围的空间,保证行车安全。凸镜和凹镜凸镜(凸面不是凸透):发散光线凹镜(凹面镜):会聚光线凸透镜:会聚光线、成像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时倾斜的角度有讲究吗?太阳能的倾斜角度和当地纬度一致。这样容易保持集热面和阳光垂直,尽可能得到最强的光和最大的热量。《光》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以及物体和光源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光是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