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美国“旅行者2号”探测器观测木星和土星后继续向太阳系边缘飞行,又观测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下图是太阳系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旅行者2号”探测器观测的四个行星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⑧C.④⑤⑥⑦D.⑤⑥⑦⑧2.“旅行者2号”探测器如果飞出太阳系,其观测到的天体位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八大行星依次为①水星、②金星、③地球、④火星、⑤木星、⑥土星、⑦天王星、⑧海王星。所以“旅行者2号”探测器观测的四个行星是⑤⑥⑦⑧,D对,ABC错,故选D。【2题详解】“旅行者2号”探测器如果飞出太阳系,其观测到的天体位于银河系,银河系是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C对,ABD错。故选C。下图是1985年-2017年太阳黑子数统计图,体现出太阳黑子活动有一定的周期性。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计下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将于2020年开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据图推算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值出现在()A.2015年B.2020年C.2025年D.2031年4.太阳活动出现高峰值时()①太阳黑子数量明显增多②地球磁场被扰动很明显③卫星导航和空间通信受到干扰④为地球提供更丰富的光热资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3.C4.A【解析】【3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读图可知,图示显示最后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值出现的年份约为2014年,那么,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值出现的年份在11年后,即为2025年,C对,ABD错。故选C。【4题详解】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出现高峰值时,太阳黑子数量会明显增多,①对。太阳活动会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②对。太阳活动会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卫星导航和空间通信会受到干扰,③对。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太阳活动出现高峰值时,不会使光热资源更丰富,④错。①②③对,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④一些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关。1970年,前苏联挑选了最顶尖的科学家,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启动“科拉超深钻孔”项目,计划挖穿地球,到1994年此次钻探工作终止,一共挖了12226米深。下图是-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科拉超深钻孔”经过了()①生物圈②地壳③岩石圈④地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如果“科拉超深钻孔”真的钻至地心,它()A.最先到达的是内部圈层的地幔层B.依次穿过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C.在地壳层经过呈熔融状的软流层D.所经过地区纵波和横波先后消失【答案】5.A6.B【解析】【5题详解】据题干可知,“科拉超深钻孔”在地下12226米(12.226千米)深,而莫霍界面在地下33千米深处,莫霍界面至地面为地壳,所以“科拉超深钻孔”还在地壳里,②对。而地壳属于岩石圈的组成部分,③对。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所以“科拉超深钻孔”也经过了生物圈,①对。“科拉超深钻孔”还在地壳里,还没到达地核,④错。①②③对,故选A。【6题详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外到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如果“科拉超深钻孔”真的钻至地心,那么,它最先到达的是内部圈层的地壳,A错。莫霍界面在地下33千米,古登堡界面在地下2900千米,所以,依次穿过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B对。软流层在上地幔上部,不在地壳,C错。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不会消失,D错。故选B。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地质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7.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8.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及由此推断当时的环境特点可能是()A.太古代--温暖湿润B.古生代--寒冷干燥C.晚古生代--火山活动频繁D.中生代--森林植被茂密9.人类出现于()A.太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