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龙宿郊民》分析研究 绘画艺术管理专业VIP免费

论《龙宿郊民》分析研究  绘画艺术管理专业_第1页
1/7
论《龙宿郊民》分析研究  绘画艺术管理专业_第2页
2/7
论《龙宿郊民》分析研究  绘画艺术管理专业_第3页
3/7
浅析《龙宿郊民》一.前言对于五代的画家来所,董源的《龙宿郊民》应该要算是一个非常惊艳的画作了。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中,历代对于董源的绘画评价均比较高。北宋书画大家米芾在《画史》中誉其画作“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宋代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中亦载:“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董源存世画作不多,主要有《夏山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夏景山口待渡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潇湘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寒林重汀图》(现藏于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和《溪岸图》(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由于距今时间较远等缘故,人们对这些存世画迹的真伪问题不乏学术争议。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现藏有一幅董源的山水画轴《龙宿郊民图》。此图绢本水墨,小青绿设色,纵156厘米、横160厘米。这幅画也就是本次我们的研究之作。二.《龙宿郊民》整体鉴赏这幅画在整体上,蓬勃大气,气势恢宏,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其中的魅力所在。这种画风的延续,主要是因为在五代时,青绿山水受到水墨山水快速发展的影响,有逐渐衰微的现象。董源是少数延续这类传统的画家,如《宣和画谱》记载:“当时著色山水未多,能效思训者亦少也”,因此董源“特以此得名于时”。〈龙宿郊民图〉为一幅设色作品,墨成之后先以赭石打底,山脚、石脚所见浅绛色即是,上方再用石青、石绿罩染,通幅色彩鲜艳、景色富丽。当然,从技法上看,《龙宿郊民图》亦融汇了李思训、王维二家的绘画格调,据此形成了新的表现方式。董源继承了王维注重用笔的特征,开启了南派山水注重笔墨的绘画观念。在李氏青绿山水中,注重勾斫之法的运用,几乎没有可以充分施展笔墨特长的皴法运用,而《龙宿郊民图》则大胆使用披麻皴,这一点无疑来自于王维,拓展了青绿山水的表现范畴。《龙宿郊民图》在着色上继承了李思训青绿山水的传统,并将其富丽而具有神仙气息的青绿山水向具有真实山川意境和文雅细致的审美格调转化,这是青绿山水画的一个新发展,后世文人化、文雅化的青绿山水画风的形成,从这里也可找到充分的依据和传统。特别是在石青、石绿和赭石等矿物颜料下,可清楚见到水墨的痕迹。画家以“长披麻”皴描绘土山疏松的质理画树干和枝叶则用浓墨勾勒、点染,增加苍茫浑厚的气息本幅所绘的山川风貌,不作重峦绝壁、崭绝峥嵘之势,而是浑圆秀润的优美景致。山顶多矾头,点缀浓密的苔点;林木郁苍、劲挺,富有生意,这些皆是典型的董源风格。此外,峰顶留白,只以石绿和赭石敷染,乃是以颜色捕捉自然之景,如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三.《龙宿郊民》细部赏析从这部分的细节可以看出,董源在此主要兼用“平远”“深远”法构置图像,布局上开下合,远近虚实呼应浓淡疏密有致。画家以水墨勾染图境,又以浅绛、青绿等色彩恰当地敷染。画面中深厚浑圆的山峦,就是用典型的“披麻皴”技法描绘出来,山巅存有矾头,远际淡霭轻岚空寂寥廓迷人;山中草木苍翠茂盛,涧泉清溪曲折;山下河流潺潺,水中有人联舟两艘,擂鼓齐力奋进,呈“龙”形状作舞,河岸上一干人或踏歌作乐、或相互作揖;人们隐约可见山麓小村民舍,行人鸡犬,其间插有彩旗,苍树悬挂巨灯……苍翠蓊郁的山水之间,一派郊野节日的欢乐生动景象。整幅画轴笔墨苍润有致,清秀葱郁,虚实相映水墨之间还流溢着浮翠之色,具有很高的绘画艺术及史料研究价值。从这个细节,让人忍不住想知道关于这幅画作的来历,人们早先并不知道创作者是谁,晚明文人、书画鉴藏家詹景凤所撰的《东图玄览编》大概是现存最早对此记录的典籍文献了。据詹景凤称,万历年间曾在成国公朱希忠家见过此幅无款画作,“此图无款识,亦无前代明贤题字,相传为董源《龙绣交鸣图》,图名亦不知所谓。结语回首董源的山水画,一句尽可描述:“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龙宿郊民》分析研究 绘画艺术管理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