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9页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被现代科学家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的是()A.无机盐B.膳食纤维C.胡萝卜素D.维生素C2.如图,阿拉伯数字代表的器官中,所分泌的消化液,对蛋白质、淀粉、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器官是()A.4和6B.1和5C.6和8D.5、6和83.李奶奶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请你帮她选择,她最需要的食物是()A.鸡蛋B.牛奶C,带鱼D.猪肝4.营养学家建议,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分别应该占有的比例是()A.1:2:3B.1:4:9C.3:4:3D.4:3:45.下列有关“合理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等量搭配B.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试卷第2页,总9页C.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合适,互相合理搭配D.忙时多吃含能量多的食物,闲时以吃蔬菜水果为主6.人体内下列物质中,与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无关的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核酸7.下列关于胆汁的叙述中,没有错误的是()A.胆汁具有分解脂肪的作用,使脂肪变成甘油和脂肪酸B.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C.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消化液D.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脂肪微粒8.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最为合理的是()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C.馒头、红烧鱼、摊鸡蛋、小米粥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西红柿蛋汤9.下列物质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道直接吸收的物质是()A.维生素B.无机盐C.蛋白质D.葡萄糖10.多次吃发霉的花生会致癌,主要原因是发霉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是由下列哪类微生物产生的()A.病毒B.细菌C.草履虫D.真菌1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中可以由消化道壁直接吸收的是()A.脂肪、蛋白质B.水、无机盐C.葡萄糖、维生素D.纤维素、氨基酸12.将碘液滴加在某一食物上,发现食物表面呈蓝紫色,说明该食物一定含有()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13.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卷第3页,总9页A.有些同学从小就不喜欢吃水果蔬菜导致身体中缺乏维生素C,则可能患坏血病。B.贫血的原因都是由于身体中缺少含铁的无机盐引起的。C.疟疾、乙肝、白化病都是传染病。D.某人体检时,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一定是此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14.人在吃馒头时,感觉会越来越甜,其原因是()A、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蔗糖B、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C、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D、唾液变成了葡萄糖15.某生正患胆囊炎,你认为他目前最不该享受下列哪种美味()A.香菇炒鸡蛋B.肥而不腻的红烧肉C.羊肉炖豆腐D.白菜粉条16.我们常用来检验是否淀粉存在的溶液是()A.食盐溶液B.酒精溶液C.碘酒溶液D.水17.下列关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中的脂肪在肝脏中被乳化成脂肪微粒B.牙齿的咀嚼和唾液对淀粉的分解都属于消化C.淀粉和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和胃D.胃、小肠和大肠都有消化和吸收作用18.阿华吃饭时,发现米饭在口腔里咀嚼片刻后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A.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B.脂肪被初步分解C.蛋白质被初步分解D.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19.小肠绒毛不能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A.氨基酸B.麦芽糖C.维生素D.脂肪酸20.人们一般一日三餐,科学论证,早餐、中餐、晚餐供应的热量比例是()试卷第4页,总9页A.1:2:1B.2:3:3C.3:4:3D.3:3:321.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做法,科学合理的是()A.田间刚摘下的黄瓜最新鲜,不用清洗就可直接食用B.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食品说明书,特别要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C.野外采摘的所有蘑菇味道鲜美,都是炖汤的好原料D.真空袋装食品只要不漏气,就可以完全放心食用22.下列说法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实际不符的是()A.脊髓:既有反射功能又有传导功能B.红细胞:既能输送氧气又能输送二氧化碳C.大肠:既能消化食物又能吸收营养物质D.肾小管:既分布于肾皮质又分布于肾髓质二、填空题23.血液中的数量过少或的含量过少叫贫血。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和丰富的食物。24.馒头、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