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服务中心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一、20XX年工作总结(一)行政服务方面1.全力打造三化新型政务大厅。在去年建成全省首家三无办事大厅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和中国营商环境执行力奖的基础上,结合省政府关于政务服务平台2.0建设要求,全力打造三化新型政务大厅。一是以数字化转型为理念,推广机器换窗、人机联办服务模式。目前,办事大厅已累计配备自助设备92台,实体窗口减至154个,减少率31.6%。二是以标准化布局为原则,设置智能导服、收件、审批、出件等四个服务功能区,完成办事大厅硬件设备适应性改造,加快政务服务2.0事项接入进度,推进实体大厅与自助、移动、pc端同步一网受理。三是以集成化设置为导向,按窗口集成、业务协同的工作思路,新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医保缴费、外国人就业等一件事窗口,完善工程建设、企业开办、证照联办等一件事窗口和g60一网通办窗口功能,实现一事、一窗、一次办理。2.创新实施公共服务三集成改革。着眼打破水、电、气、电信、移动、联通、数字电视等公共服务事项条线分割,群众企业办事多地跑现状,在省内率先实施公共服务三个层面的集成办改革。目前,市、县两级10个行政服务中心、335个公共服务营业厅网点和147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相关工作已全部到位。自8月改革实施以来,已为群众企业集成办理公共服务事项7万余件。编写报送的《XX市在全省率先全域实施公共服务三集成改革》信息被省委《浙江信息(每日简报)》采用刊发。3.着力构建全市政务服务一体化新格局。一是创建八婺同城、市县互通政务服务品牌。目前,共梳理事项2448项,实现通办事项2216项,全市域通办率90.52%。二是对一证通办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国产适应性改造功能适配。三是补齐无证明城市查询核验系统短板,对系统界面和性能进行优化,完成版本升第1页共5页级。四是健全县级办事大厅一站式综合服务功能。目前,社保医保、公积金、税务等高频事项服务窗口已100%全进驻,今年共减少县级部门大厅5个。五是切实做好浙江政务服务网在全市各级办事大厅的宣传推广。目前,我市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实名注册用户数已超190万。4.不断强化乡镇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一是提升全市基层自助办便民服务水平。目前,我市共配置综合政务自助机256台,已超额完成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目标,完成率170.67%。全市乡镇(街道)已实现自助终端100%全覆盖。二是扩容就近办事项目录,民生事项就近办比例达85.06%。推进基层公安、市场监管办事窗口进驻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三是督促各县(市、区)落实基层便民服务代办经费,建好代办员队伍。目前,全市共有村级代办员9108名,其中专职代办员3971名。5.努力实现疫情防控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两不误。一是全力保障群众企业办事需求。疫情期间,市政府办事大厅优先推行网办掌办,通过预约办代办邮寄办及窗口外移等措施统筹做好防疫和服务工作。根据3月20日省防控办关于各设区市精密智控指数的通报,我市群众办事恢复指数得分位列全省第一。二是积极助企复工复产。通过采取企业办件零接触受理,提升窗口后台即收即审效率,开辟涉企急件绿色办理通道等举措,着力保障疫情期间企业办事需求。根据今年《浙里改(专报)》第5期公布的《设区市涉企政务服务办件量统计表》,我市涉企事项总办件量位居全省第二。三是不断提升办事大厅服务管理水平。建立服务态度投诉约谈机制,完成iso9001体系年度审核,设立社会保障业务爱心服务点,打造三心志愿服务品牌,并认真做好投诉处理工作。今年,办事大厅共受理各类投诉73件,处理率100%。四是持续深化好差评服务机制。加强对办事大厅线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效评估,强化负面评价信息的回访整改责任,以评促改、以评促进,切实提高群众企业满意度。6.持续优化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及中介服务。积极推进代办服务向公用事业领域延伸,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纳入审批第2页共5页代办范围。与市司法局联动组织梳理96个非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涉及11个部门),推动中介服务再扩容。今年我市涉及行政审批的61类中介服务事项已均可在网上办理,入驻网上中介超市的1416家省内外中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