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区“6S”(一)上班前所有人员务必按时出勤,按规定着装,保持衣着整齐、仪表端庄。进入食品加工区域需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且保证干净整洁,无破损。全面检查现场,清理通道内物品,确保通道畅通。检查食品加工设备、原料、包装材料、工具等的摆放及状态。食品加工设备需摆放整齐,开机试运行,确认设备无故障、无异常噪音及振动,且设备表面无油污、灰尘等污染物。整理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营造宽敞、明亮、整洁的工作环境。(二)上班中用颜色划分原料存放区、半成品暂存区、成品待检区、成品合格区、不合格品区等区域,严格按指定位置摆放各类物品,不得占用通道,确保通道顺畅,作业流畅,避免原料、产品混淆和物料堆积。所有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均需有明确标识,注明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定期对食品加工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和保养。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油污、残渣等,应及时停机清理,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按照设备维护保养手册要求,定期添加润滑油、检查设备关键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作业台面干净,每次使用前后均需进行清洁消毒。台上物品按规定有序摆放,工具、量具等使用后及时归位,方便工序衔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直接接触食品的容器、工具等,必须采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材质,并严格执行清洗消毒程序。作业员保持正确工作姿势,严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范,严禁随意聊天、打瞌睡、离岗,维持良好工作状态和士气。操作过程中,不得用手直接接触裸露的食品原料、半成品,如需接触,必须佩戴经过消毒的手套。仓库、车间食品原料、包装材料等分类储存摆放,用颜色区分通道、原料储存区、包装材料区、退货区、不合格品区等,并做好区域和吊牌标识。食品原料按先进先出原则存放,离墙离地,避免受潮、变质。定期擦拭货架、架板,保持仓库整洁、宽敞、明亮,物料摆放有序。仓库需保持通风良好,控制好温湿度,防止食品原料和包装材料发霉、生虫。经常擦拭办公场所桌椅,及时维修破损处,及时清理垃圾,保持桌椅及周边整洁。文件资料分类整齐摆放,与食品生产相关的文件,如生产工艺文件、检验报告、采购合同等,需妥善保管,便于查阅。常用资料置于台面便于取用,不常用资料收于抽屉归类存放。定期检查电器开关、插座,防范用电事故。同时,办公区域不得存放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等,防止交叉污染。(三)下班前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