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备件管理制度第 1 章 总则第 1 条 为规范设备备件管理,缩短设备维修时间,提高维修质量,保证维修周期,特制订本制度。第 2 条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对设备备件的管理。第 3 条 本制度中的备件是指在设备维修工作中使用的,按照设备的磨损规律和零部件使用寿命进行事先加工、采购、储备的设备零部件。第 2 章 备件管理目标与职责第 4 条 在工厂的备件管理中各部门职责。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编制设备备件计划,执行备件计划并负责备件的协调及管理。2.采购部门负责设备部件的采购事宜。3.技术部门负责编制设备部件的工艺流程并设计生产用图纸。4.生产部门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设备备件。5.仓储部门负责设备部件的入库、仓储及发放,并负责设备备件仓储报表的编制。第 5 条 设备备件管理的目标。1.将生产设备发生故障时所造成的停工损失减少到最小。2.将设备维修时间和修理费用降低至最小。3 .将 备件库的储备资金压缩到合理供应的最低水平。 第 3 章 设备备件计划 第 6 条 设备管理部门在编制备件计划时,应将设备备件分类,进行分别编制,具体应分为以下 4 类。1.易耗件、常换件计划,此类部件主要在设备维护时使用。2.非常换件计划,此类部件主要在设备大修、中修时使用。3.主要结构件计划,此类部件主要在设备发生故障后的修理时使用。4.引进设备专用部件,此类部件主要在进口设备的保养、维修时使用。第 7 条 设备备件计划的编制依据。1.生产车间上报的备件需求量。2.备件的仓库存储量。3.备件的车间存储量。4.备件在计划期前的结转量。5.计划期内的设备维修计划。6.设备备件在历史上同一时期的使用数量。7.备件的生产、采购周期。第 8 条 设备备件的编制时间。1.工厂年度的备件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在 7 月底下达,各生产车间在 8 月 15 号之前将各车间的备件需求量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在 9 月之前编制完成。2.工厂的季度备件计划应在季度前 30 天完成,月度计划更具分解后的季度计划提前 15 天完成。第 9 条 设备管理部门应本着经济性与合理性原则控制、平衡计划期内的设备备件需求数量。第 10 条 备件的分类。设备管理部门在制订备件计划时应参考物料管理的 ABC 方法,针对不同的备件种类制订不同的计划,具体的备件分类及说明如下所示。1.A 类备件:A 类备件周转时间长,重要程度高,品种数约占备件总品种数的 10%,价值约占库存总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