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全域城化发展改革试点方案[精选多篇]第一篇:石狮全域城化发展改革试点方案XX县区全域城市化发展改革试点方案为支持XX县区加快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目标,以破解城乡“双二元结构”为主线,推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城市管理“八个一元化”改革,统筹规划、全面实施、分步推进、重点突破,建设产业结构合理、劳动就业充分、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良、城市环境秀美,具有闽南特色的时尚、创意、宜居、包容的活力城市。(二)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发挥改革开放先行优势,弘扬“敢拼会赢、敢为人先”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着力破解石狮城市化发展体制性障碍,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均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城市化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生活质量,确保城市化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坚持提升产业、集聚要素。有效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引导传统产业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特色更加明显,构筑城市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布局。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导向,强化生态控制,优化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和城市空间结构,注重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增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坚持创新创造、突出特色。立足石狮“创业型”、第1页共41页“小而精”、“时尚化”的城市特点,发挥传统优势,激发创新活力,打造魅力空间,走“质量石狮、二次创业”发展道路。(三)主要目标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全推开、八年一元化”的“358行动计划”,明确阶段任务,分解实施项目,落实保障措施,力求每个阶段都有新进展。——到2015年,居住证制度全面推开,居住证制度与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的衔接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规划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产业空间布局明显优化,城市组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全域覆盖,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土地管理制度、行政体制和社区管理等各类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到2017年,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域覆盖,与全域城市化相协调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各项改革全面铺开,中心XX县区、环湾片区实现镇改街和村改居,与全域城市化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确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公共服务配给制度、全域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创建成为国家文明城市。——到2020年,实现全域城市化目标。传统产业转为现代产业,传统农业转为现代都市农业,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外来人口转为本地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乡镇转为街道,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转为全域城市化土地管理制度。全市常住人口达100万人,城市化率95%以上;居住证常住人口覆盖率达100%,吸纳外来人口总数65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8∶50;城市建成区面积达7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占总建设用地的比例达到70%,承载城市人口的比例80%以上;生态绿地覆盖率达4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m2;道路网密度12km/km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以上;工业园区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80%;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30%;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每千人病床数6张以上。第2页共41页二、主要任务(一)改革人口管理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实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逐步实现居住证对常住人口的全覆盖。持有居住证的外来人口或企业急需的人才,符合条件的可转为石狮户籍。省内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落户石狮后,允许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土地权益,执行原有计划生育政策。2.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居住证持有人群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积极扩大教育资源,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