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镇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群众文化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提高全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经研究,确定在全镇开展“美丽幸福村村舞、文明和谐家家乐”群众文化提升工程。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广泛开展文艺骨干培训、送戏下乡、送乐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把更多的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培养一批农村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完善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演出活动,形成“美丽幸福村村舞、文明和谐家家乐”的浓厚文化氛围,建立“美丽幸福村村舞、文明和谐家家乐”活动长效机制,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注入强大动力。二、工作内容(一)组建全镇业余文艺活动骨干队伍依托东北、王集等村文艺宣传队和蔡氏兄妹艺术团、梦圆艺术团等专业文艺团体,按照自愿报名、镇文化服务中心初核、镇党政联席会确定的原则,确定数支全镇业余文艺活动骨干队伍。每支文艺团体必须是村委会组建或在区民政局注册的民间文艺团体,骨干演员不少于10人,且80%以上的演员具有义和镇或XX县区常住户口;自编自演、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节目12个以上,演出时间达到90分钟左右;具有能独立操作的演出舞台、音响、照明等演出设备。(二)分片指导培训,各村巡回展演按照分片负责、以奖代补的原则,由镇上组建的骨干文艺团体做好本片区的文艺人才挖掘培养、文艺作品创作、文化活动开展、广场舞活动等工作,在全镇形成村村唱戏村村跳舞的第1页共16页良好文化活动氛围。同时,组织各文艺团体先在各自负责区域内的各村进行巡回演出,对工作认真、演出效果比较好的团体,再参加在全镇各村的巡回演出,检验各文艺活动团体的工作成果,挖掘和培养文艺骨干,创作一批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圆满完成全年送戏下乡任务。(三)组织全镇消夏文艺汇演采取各文艺团体每个文艺团体自编自演2-3个精品节目的形式,举办较大规模的全镇性文艺汇演2-3场,检验各文艺团体的工作成效,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四)村级文艺演出队伍全覆盖全镇没有成立文艺演出或广场舞活动队伍的村,要在2016年底完成组建任务,达到演出或活动队伍村村有,村级文艺演出或活动队伍全覆盖,文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五)深化辅导,打造一村一品牌或多品牌。一是组织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工作。采取镇级集训和村级辅导两种形式进行培训,由镇上选拔的文艺团体,按照分片负责的培训方式,每年每村不低于5次集中集训。另外,各文艺团体还将对自己负责的村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工作,组建文艺队伍,提升文化层次,排练精品节目,有条件的村每年举办“村级联欢会”1-2场。二是创新形式和内容,展现特色品牌文化。充分利用各村的地理位置和本地资源,打造文化建设特色村,实现“一村一品”或“一村数品”。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文化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各村、各文艺团体积极参与,形成推动“美丽幸福村村舞、文明和谐家家乐”群众文化提升活动的强大合力。将“美丽幸福村村舞、文明和谐家家乐”工程列为各村文化建设考核重要内容之一,提高考核分值,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区镇财政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在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文艺团体和个人进行补助;对在全镇消夏文艺汇演中表现优秀的文艺团体给予一定奖励。中共义和镇委员会义和镇人民政府2016年3月13日第2页共16页第二篇: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根据各级单位的要求,结合我中心校实际,特制定马桥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着力构建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现代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文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