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宇煤矿现场处置应急预案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银宇煤矿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矿井有水害发生时,广大干部职工能够迅速投入到现场避灾、救灾过程中,做到确保职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及控制事故事态扩大,经矿井研究制定本方案,并且在有水害发生时,迅速启动。1.事故特征1.1.危险源分析矿井水害是煤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由于我矿开采历史长采空区内有积水同时受相邻和周边矿井老空积水的威胁。1.2.危害程度分析:1.2.1.汛期地表积水:由于我矿井田范围内有汛期积水区存在,在汛期降雨期间周边矿井会造成大量积水,一旦溃入井下,对矿井造成威胁。1.2.2.老空积水:矿井采空区形成老空积水,对矿井造成威胁。1.2.3.周边矿井,将对我矿安全生产构成水患威胁。2.采掘工作面水灾预兆2.1.“挂汗”。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集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仔细观测新暴露的煤壁表面,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2.2.“挂红”。矿井井水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面时,会出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2.3.“水叫”:含水层或积水区的高压水,向煤岩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的叫声,这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它水源106已经接近了。若是煤岩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2.4.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骤然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采掘工作面有凉爽、阴冷的感觉。第1页共16页2.5.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2.6.另外,发生透水前还可能出现压力明显增加,底板鼓起,顶板淋水,岩隙中有淤泥、片帮、冒顶等各种征兆,现场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观察。3.应急组织及职责为搞好现场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各科室、项目部成立井下突水事故应急抢险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各科室、项目部值班室,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科长(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副科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形成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明确指挥部成员的具体职责及应急处理工作任务。3.1.科长(项目经理)。负责查对所施工区域工作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在现场所见的事故情况、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给矿井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井矿长及矿井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的任务。3.2.技术员。是科长处理灾害的第一助手,在科长的领导下负责制订、处理灾害的协作抢救方案。3.3.副科长及班长。是根据矿井营救方案和班组、区队协作抢救方案,按照科长指令现场指挥人员安全有序的进行避灾自救,组织人员按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若无法撤离灾区时,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待救工作。如果与救护队联合救援,积极配合其救援行动,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1073.4.项目部值班人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向下传达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工作,统计入井人员和留在井下灾区人数。3.5.地面材料员。根据井下救援情况,按时领送救灾所需物品,做到随叫随到。4.应急处置第2页共16页4.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4.1.1.事故发生后,现场跟班干部或班组长、安全员组织现场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现场跟班领导和班长、安全员立即查看水害的范围大小等水害情况,应根据现场实际,按照避灾原则,能救先救,不能抢救时,应清点人数,立即向矿井调度汇报清楚,在矿井没有派来救援人员前,积极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能撤离灾区时,立即组织人员按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当上部来水无法撤离时,则就近找上山巷道进行避灾,此时所有人员必须静卧,不能急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外部来人救援。如果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部报警求救。4.1.2.当班跟班领导、技术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4.1.3.项目部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