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牧道建设方案VIP免费

牧道建设方案_第1页
1/3
牧道建设方案_第2页
2/3
牧道建设方案_第3页
3/3
牧道建设实施方案XX县区朴头乡朴头村2011年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牧道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XX县区朴头乡朴头村二o一一年七月项目名称:XX县区朴头乡朴头村2011年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牧道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单位:XX县区朴头乡朴头村项目技术负责人:任称罗尔日(畜牧兽医局局长)建设地点:朴头乡朴头村甲司口沟项目管理:吴泽侯朴头村村支部书记王久贤朴头村会计吴桂海甲司口组组长开工时间: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项目建设时间:肆个月一、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给我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我村属于高山峡谷地带,长期以种植玉米和养猪养羊为主,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农牧民收入低,农牧民基础设施差。这次重在给灾区农村和农牧业增收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为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发展,以效益为中心、资源为基础、产业化为方向,通过项目实施,加快恢复畜牧业生产步伐,帮助农牧民重建家园,为新农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第1页共3页保障,为灾后重建提供成功模式和成熟技术集成。2、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农业要增效,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这是当前我村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也是产业扶持的重要目标。牧道建设,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效地把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3、是调整畜牧结构、深化畜牧业区域布局的需要畜牧业是我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我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村适时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把草食性家畜养殖作为农牧民增收的路子之一,牧道的修建,对于发展草食性家畜的养殖、流通将起到积极作用。二、项目区基本情况我村甲司口沟从沟口到沟尾全长二十来公里,牧场面积2500多公顷,常年可放黄牛200多头,是一个很好的放牧场。我村村民历来就在里面放牧,进入草场完全是小路或者没有路,进沟非常危险,人和牛行走也非常困难,每年都要摔死几头牛。历年来我村想过很多办法,但是村上又没有集体经济,靠投工投劳修了2公里左右,就没法再修了,XX县区的修路工程相当大,现靠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在县畜牧局的支持下,争取了4公里的牧道项目指标,我们村委会都下了决心定把牧道修好。三、实施概况因我村甲司口沟土方工程量非常大,光靠人工无法修建4公里牧道,必须靠机械和人工共同修建。经村两委会研究和村民共同商量决定,租用挖机和装载机各一台,由机械修建路面并平整,保坎由村民投工投劳,由于半路有个经常垮方流沙区,需跨河修桥两座,由我村想办法筹款修建。四、项目建设地点XX县区朴头乡朴头村五、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建设牧道4公里六、项目技术方案第2页共3页(一)技术路线规划落实项目建设地点→开展项目前期与基础工→项目实施方式→实施牧道建设→自查总结→申请检查验收。(二)技术方案路面宽度3.5米(含路肩),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路面平整,有排水沟。落棉等级为泥结路面,实施时,特殊地形、地质及相关情况可特殊处理,施工中注意环境卫生保护,搞好档、护工程,力求减少林地、草地损失,最大限度的防治水土流失,把因牧道减少造成的附加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七、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朴头村修建牧道4公里,共计20万元。八、项目管理与运作为确保项目的实施,根据我村实际情况和资金预算,项目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我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形成会议纪要,并进行公示。资金使用情况须进行公示。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强化项目监管,建立健全项目财务制度,专款专用,专项入账,按时向有关领导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对项目资金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资金全部用在项目上。我村做好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指导、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加强对项目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上报工作。项目实施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布、公示,接受村民监督。县审计局对整个项目建设资金进行跟踪审计、竣工验收审计和效益审计。按照县牧道改扩建的实际情况,我村采用以工代赈的形式组织实施。同时做好项目监管,保证工程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牧道建设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