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科技活动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中央、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我县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增产增收,根据省农委《关于开展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通知》(皖农科[2012]45号)精神,特制订如下方案。一、总体要求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民生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作物高产创建等为载体,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关键技术进村入户为重点,全面动员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整年度、多形式的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保障全年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提供强劲科技支撑。二、目标任务全面启动18个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建立10个左右试验示范基地;组织近百名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农技推广服务,服务指导农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0户(个);培训新型农民5724人;年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20万亩次,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三、重点内容(一)启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1〕79号),加强四个建设。一是条件建设。全面启动18个乡镇、7个区域中心站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的要求,保障乡镇站(区域站)具备基本办公、服务用房和办公设备,配备基本仪器和检测设备,以及必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二是队伍建设。按编制配齐基层农技人员,严把进口关,规范考核、兑现奖惩,实行“一个规范、三个机制”,即:规范人员上岗资格条件,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全员聘用制度;实行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第1页共4页作绩效考核机制(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实行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发放、职称评聘、承担项目实施相挂钩机制;实行人员淘汰与工作流动机制;每个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农技员,所有基层农技人员就近就地轮训一遍,骨干农技人员异地再提升培训一次。三是示XX县区项目建设。按照国家农技推广示XX县区项目实施要求,在每个乡镇建立1个试验示范基地,构建“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四是经费投入机制建设。促进基层在岗农技人员收入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足额安排农技推广专项经费,积极争取条件建设地方配套资金。(二)推进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指导服务。全面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三定”(定比列、定内容、定次数)服务,80%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要按照1:10的要求包保服务农户(科技示范户、生产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实现百名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指导1000农户的目标,且年度为每户服务次数不少于6次,在关键季节提供关键技术服务,大力提高主导品种、先进适用技术的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构建“一主多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专项服务,鼓励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三)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突出培训重点,主攻培训成效,以培养职业农民为目标,以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等为重点,全面提升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全年开展新型农民培训5724人。按照“调查摸底、审核评议、公开公布”的要求,摸清培训需求,规范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四、进度安排(一)2012年1月—2月。全面动员部署,组织制订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开展标志性活动前期宣传,层层动员,部署落实相关措施。第2页共4页(二)2012年3月—4月。结合春耕备耕生产和当前麦菜田间管理,迅速组织全县广大农技人员开展以春耕备耕和麦菜田管为重点的科技大培训活动,直接培训农民5万人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00人次。在每个乡镇至少开展一次小麦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