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医疗救助方案第一条根据《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市医疗救助办法的通知》(府〔〕355号)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医疗救助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或因支付数额庞大的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的经济困难家庭人员实施专项帮助和经济支持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第三条医疗救助的指导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管理科学、标准合理、程序便捷、操作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努力实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的目标。第四条医疗救助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一)实行属地管理;(二)救急、救难、公平、便捷;(三)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政府救助与社会扶助相结合;(五)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第二章医疗救助对象第五条医疗救助对象是指具有本区户籍,符合救助条件的居民。救助对象包括:(一)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二)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及五老遗属,革命“五老”人员指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区干部)。(三)散居或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三无”人员(含孤儿),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人员。第1页共6页(四)重度残疾人以及其他家庭经济困难的各类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是指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参与社会生活和自理困难的肢体、智力、精神、视力残疾,残疾等级为二级(含二级)以上人员。(五)享受40%救济的60年代精简老职工。(六)低收入家庭,指经街道和社区认定,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市低保标准两倍以内、未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七)市委、市政府要求落实的其它救助对象。第三章医疗救助标准和范围第六条医疗救助对象享受的医疗救助范围包括:(一)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救助对象(低收入家庭除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需个人缴纳的费用,由政府给予全额资助。低收入家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有困难的,由政府酌情帮助解决。(二)住院救助。对救助对象患病住院治疗(含住院分娩)发生的、属于医疗保险可报销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含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医疗基金起付线以下的费用),扣除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金额后,给予按个人自付部分80%的比例、年累计不超过30000元的救助。(三)特殊门诊救助。对救助对象患特殊病种及治疗项目发生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可报销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含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医疗基金起付线以下的费用),扣除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金额和参保人员自付医疗费用困难补助后,给予按个人自付部分80%的比例、年累计不超过20000元的救助。特殊病种及治疗项目范围参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确定。(四)日常救助。按照《关于启动“安康计划”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小额医药补助的通知》(民〔2007〕39号)相关规定执行。(五)定额救助。救助对象因病需住院,确实无力缴交住院押金的,可根据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疾病诊断书及住院建议,经调查审核后,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定额救助,帮助其及时住院治疗。第2页共6页第七条下列情形不属于医疗救助范围:(一)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范围以外的费用。(二)因违法犯罪、自杀、自残、打架斗殴、酗酒、吸毒等发生的医疗费用。(三)因器官移植、镶牙、整容、矫形、配镜、保健等发生的费用。(四)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应由他方承担的医疗费用。(五)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费用(抢救费用除外)。(六)政府规定的其他不属于医疗救助范围的情形。第八条下列费用在审核医疗救助时应给予扣除:(一)医疗机构按规定应减免的费用;(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区“村改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赔付的医疗保险金;(三)政府的其他医疗补助金和社会各界已经捐助帮扶的救助资金。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