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行动实施方案根据市委办发[2012]6号《中共XX县区委关于在全市范围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办法》精神,为了确保我公司“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现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意见》和州委、市委《实施办法》精神,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转作风、炼干部,抓基层、强基础,办实事、解难题,使广大干部职工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扶贫开发更有效、基层基础更牢固、社会建设更和谐,促进城乡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二、基本原则1、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进村入户,带头联系群众,带头开展调研和帮扶工作,走在前列,率先垂范。全体中层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切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分期分批、干部常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确定联系对象,分期分批进村入户,有计划、分批次的安排干部职工开展工作,确保联系村长期有干部驻村,保持联系工作常年不间断。3、综合施策、帮学互动。在帮扶贫困村和特困户解决饮水、住房、行路、上学、看病等难题的同时,紧紧围绕促农增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困难群众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致富门路,发展增收项目,实现稳定增收。同时在解民忧、济民困、帮民富的过程中,学习基层创造和实践经验,增进同群众的感情,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加深对市情民情的了解,提升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第1页共11页4、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以联系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动整村推进,以联系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整镇推进。以户为点,从户帮起,以点带面,整体推进。5、干群合力、攻坚克难。联系点帮扶干部职工要竭尽全力帮扶联系村、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想方设法帮助困难群众开辟增收致富渠道。要积极动员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致富能力。通过干部职工帮扶和群众自身的努力,形成干群齐心,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6、长期坚持、务求实效。要立足于我市“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不懈的开展行动,做到群众不脱贫联系不脱钩、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活动不结束。注重抓实见效,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把这一行动打造成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三、主要任务1、宣传落实政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强农惠民政策,督促重大民生政策得到公平公正落实。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中央和省上对我市的特殊支持政策,宣传州委、州政府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宣传我市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政策叠加的宝贵机遇,引导群众把心思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坚定转型跨越、富民兴市的信心和决心,促进各项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2、建立增收台账。在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措施,拓宽致富和增收门路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特困户建立底数清楚、任务明确、措施具体的增收台帐。3、反映社情民意。下村干部职工要用心倾听群众的期盼、呼声和诉求,及时反映群众的愿望和各种社会动态。对于职责范围内能够解决的要尽快解决,不能解决或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要耐心解释、争取理解,需要上级机关和部门解决的及时整理上报统筹协调解决。4、开展法制教育。推进“六五”普法工作,面对面向群众普及基本法律知识,以身边的典型案例释理说法,引导群众以第2页共11页理性的态度和合法的途径反映利益诉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增强学法懂法守法意识。5、化解矛盾纠纷。紧紧围绕农民的务工就业、农村土地、宗教领域、村社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切实做好前期介入工作,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反映、早处理、早化解。6、劝返失学儿童。下村干部职工要认真宣传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积极动员失学儿童入学,协调解决失学儿童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绝不能让一个儿童因贫因困而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