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2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以下4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自2006年5月1日起实施,现予以公布。《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编号:AQ6201-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标准编号:AQ1018-2006《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色谱分析及指标优选方法》,标准编号:AQ/T1019-2006《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标准编号:AQ/T9001-2006以上标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二○○六年二月二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报批稿)AQ/201-2006前言本标准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继平、彭霞、王涛、于励民、田子建、刘晓阳。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2术语和定义2.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负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窗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2.2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2.3矿用甲烷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等中甲烷浓度的装置,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2.4矿用风速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风速大小的装置。2.5矿用风压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通风机、风门、密闭巷道、通风巷道等地通风压力的装置。2.6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中煤的自燃发火区及胶带输送机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2.7矿用温度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温度高低的装置。2.8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装置。2.9矿用氧气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氧气浓度的装置。2.10矿用烟雾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中胶带输送机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烟雾浓度的装置。2.11矿用风筒开关传感器连续监测风筒是否有风的装置。2.12矿用风门开关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风门开关的装置。2.13矿用馈电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中馈电开关或电磁起动器负荷侧有无电压的装置。2.14执行器(含声光报警器及断电器)将控制信号转换为被控物理量的装置。2.15声光报警器能发出声光报警的装置。2.16断电控制器控制磁力起动器和馈电开关等的装置。2.17甲烷断电仪井下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的装置。2.18风电闭锁装置当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的装置。2.19甲烷风电闭锁装置当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或空气中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的装置。2.20分站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按预先约定的复用方式远距离传送给传输接口,同时,接收来自传输接口多路复用信号。分站还具有线性校正、超限判别、逻辑运算等简单的数据处理能力、对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和传输接口传输来的信号进行处理,控制执行器工作。2.21电源箱将交流电网电源转换为系统所需的本质安全型直流电源,并具有维持电网停电后正常供电不小于2小时的蓄电池。2.22传输接口接收分站远距离发送的信号,并送主机处理;接收主机信号、并送相应分站。传输接口还具有控制分站的发送与接收,多路复用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系统自检等功能。2.23主机一般选用工控微型计算机或普通微型计算机、双机或多机备份。主机主要用来接收监测信号、校正、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输出控制、控制打印输出、与管理网络联接等。2.24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监控设备所控制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2.25馈电异常被控设备的馈电状态与系统发出的断电命令/复电命令不一致。2.26模拟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传感器输出值(显示值)与中心站计算机显示值之间的误差。2.27模拟量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