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蚕桑发展方案一、目标任务全年计划新建桑园2000亩、栽桑120万株,养蚕发种1.2万张,收购鲜茧36万公斤,产值1000万元。二、重点建设内容(一)养蚕发种:全年养蚕发种1.2万张,其中。春蚕0.7万张、夏蚕0.1万张、秋蚕0.4万张,逐步实现全年多季多次养蚕,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二)基地建设:1.栽桑建园。重点乡镇、重点村组、专业大户完成建园2000亩、栽桑120万株,上半年做好宣传发动、任务落实、地块准备、资金筹措等各项准备工作,秋冬季全面完成栽植任务。2.桑园科管。按不同季节技术要求,对现有1600万株桑树加强科学管理,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三)技术推广:1.蚕病综合防治。配套养蚕前消毒药1.2万套,高压消毒喷雾器50台。2.小蚕共育。改建共育室40间800平方米,新建共育室10间200平方米,小蚕共育示范1000张。3.方格簇。推广方格簇具5万片。4.科技培训。开展技术培训5000人次,编写实用技术手册5000本。(四)启动“三个一”工程: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用五年时间建成10个蚕桑大(乡)镇,年稳定养蚕2000张、产茧5万公斤;培育100个蚕桑强村,户均养蚕4张、产茧100公斤;培养1000户养蚕大户,每户年稳定养蚕达到10张、产茧300公斤、产值1万元。(五)龙头企业建设:力争年内完成5000绪缫丝厂项目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链条,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第1页共4页三、奖补标准及兑现方式全县共安排奖补资金110万元。其中。县财政从农业发展资金中安排100万元、县供销社从蚕茧经营中提取10万元。(一)养蚕发种奖补资金12万元。(二)基地建设奖补资金55万元。1.栽桑建园奖补资金48万元,资金直接兑现到种苗经营单位,标准为每株桑苗补贴种苗款0.4元。2.桑园科管奖补7万元,用于科管药品、化肥、工具补贴,由业务主管部门掌握使用。(三)技术推广安排奖补资金22.5万元,直接划拨技术单位1.蚕病综合防治6.5万元。其中:养蚕前消毒药每套5元,共计6万元,高压消毒喷雾器每台奖补100元,共计0.5万元。2.小蚕共育奖补7万元。其中。改建共育室每间1000元,共计4万元,新建共育室每间奖补2000元,共计2万元,推广小蚕共育每张奖补10元,共计1万元。3.方格簇奖补5万元,每片奖补1元。4.科技培训奖补4万元。(四)缫丝厂招商奖补4.7万元。(五)乡(镇)村奖补15.8万元。其中。乡镇完成发种任务每张奖励4元,共计4.8万元;乡镇完成栽桑任务按每株桑苗奖励0.05元计算,共计6万元。强村及大户预留奖补资金5万元。四、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县上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振兴蚕桑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供销社,供销社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办公。各乡镇要组织精干的工作班子,从基础工作做起,夯实责任,把任务落实到村组农户、落实到每一名干部头上,切实充分发动群众,确保全年任务不落空。(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生产布局。加快我县蚕桑产业发展和组织方式的转变,按照“充分第2页共4页利用现有资源,巩固提升西片老蚕区、积极开发东片新蚕区、带动发展中片过度区、实现全县蚕业新突破”的思路调整蚕桑基地布局,实施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形成抓两头促中间的发展布局,提升产业发展速度。(三)集中干部力量,实行领导包抓制度。推行县级领导抓乡镇、部门乡镇领导抓大村、党员干部抓大户的包抓责任制,努力实现工作重点向大乡大镇强村大户转移、优惠政策向大乡大镇强村大户倾斜、干部力量向大乡大镇强村大户倾注、资金项目向大乡大镇强村大户聚集,全力抓好10个蚕桑大乡大镇、100个蚕桑强村、1000个蚕桑大户的培育建设工作,将蚕桑大乡大镇强村大户打造成蚕桑产业的中流砥柱。(四)巩固基层服务,强化科技推广。强化蚕桑技术系统培训工程,完善基层服务体系,把蚕桑服务向村一级延伸,乡镇逐步建立蚕桑服务站、村级配备蚕桑技术指导员。大力挖掘农村养蚕能人,完善奖励机制,选配事业心强、技术过硬的人员充实到各级技术队伍中去,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蚕农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五)深化体制改革,实施订单生产。围绕蚕桑生产经营、蚕茧资源配置、政府政策扶持等关键环节,完善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