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的改进方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如何进行资产管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资产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管理中各层面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牵制,有力地推动了对国有资产管理模块的研究。鉴于此,文章分析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尚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为了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近年来,财政部陆续制定、修改、颁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并不断下发系列指导意见及文件制度,同时采取了各种管理手段和措施,用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使其保值增值并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及经济效益。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上比较重视经营性质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对国有资产管理新方法的探索及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总结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成为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首要任务,为实现资产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以及有效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管理奠定基础。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影响资产管理工作状况及效果行政事业单位法人代表作为单位资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单位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高低。部分领导受传统的管理思想影响,重资金轻管理,重业务开展轻财务监管,从而影响本单位本部门或本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果。第1页共5页(二)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单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量庞大,种类及来源也较为复杂,特别是专用设备较多。资产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参差不齐,在资产基础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对资产的界定模糊不清、归类混乱等问题;疏于日常管理,资产核算、核销或报废等管理工作不规范、不及时,导致存在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等现象;管理制度制定缺乏可操作性,未明确资产的购置、调拨、处置、捐赠等具体实施办法,国有资产监管不到位;资产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或建立的根基不牢固,各信息化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资产运行效率不高预算控制管理主要的工作就是对项目建设和经营活动提供合理的资金分配。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在结合点上尚未做实做细,未形成闭合型的控制链,刚性支撑不足,控制力不强,尤其体现在项目预算时支出预算随意性大,可研报告上报仓促,不符合实际需求,资产匹配不合理,闲置现象严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存量不实、标准不全、操作规程不细等情况。(四)单位资产管理内部监管不到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式单一,缺乏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及有效的内控机制,主要体现在:(1)对资产控制的主要流程及关键环节未进行风险防控,内部控制制度未制定或者虽制定但却形同虚设,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转让、出售、处置、变卖等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请管理部门审批,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资产评估工作,私自低价转让、出售、变卖和处置国有资产的现象较为严重,国有资产产权变动脱离国家监督。(2)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如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所导致的资产流失;因流动资产管理不善引发的资产流失;无形资产通过委托业务列支出的资产流失;资产处置不规范导致的资产流失;决策失误造成无效资产增加导致的资产隐性流失;账外资产方面的资产流失等。(3)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由财务部门或者办公室第2页共5页兼管,不相容岗位没有实现分离,没有实现专职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二、加强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一)加强资产清理工作,摸清单位资产的整体情况目前,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