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余圩中心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方案张集中心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情况简介我校是一所原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2010年9月张集乡撤销成立了张集中心社区),学校占地面积18880平方米,建筑面积5323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2102平方米,全校教职工51人,专任教师44人,学历全部达标,现有13个班级,在校学生625人。我校下辖一所完小(回民小学)、四所教学点(月港小学、夹套小学、大圩小学、何沟小学),在校学生254人,18个教学班。全社区共有在职教职工107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5人,本科学历25人,专科学历76人。全社区共有集体幼儿园9所,民办园1所,在园幼儿近394名。目前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在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使全社区的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一年来,我校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各个班级配置更新了视频展台等现代教学设施,购进的20台电脑和6台液晶投影机,已全部投入教学一线使用。目前我校每个班级都用上了电脑投影仪设备,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2012年1月我校投入近九万元资金对食堂进行改造,使全校师生的饮食条件得到了基本改善。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和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规模日渐扩大,教育特色日渐突出,各项工作也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先后获得了一些荣誉:2009年还被省教育学会列为“和谐教育基地”,2010年被省教育学会评为“和谐校园”;2009年12月被评为“县绿色校园”;2010年1月被评为“XX市家校名言征集优秀集体”;2011年3月,我校被县文明办表彰为“文明单位”;2011年5月通过了市“依法先进校”验收,同期被评为县平安创建“先进集体”。第1页共3页对照XX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创建主要指标(简称十六项),涉及到我们小学方面的有12项,目前,经过我们努力,已初步达成了其中的8项。达成的项目和内容有:1、学前教育毛入园93.2℅。中心园所辖施教区范围4——6周幼儿人数212人,中心园2012年春学期在园人数197人,2012年秋学期在园人数194人,达到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0℅以上的标准。2、义务教育巩固率100℅。2012年春学期六年级毕业学生91人,与2006年秋学期一年级新生人数相吻合(其中含转出6人)。3、困难群体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目前施教区内有一名肢体残疾儿童(施洋洋),一名视力残疾儿童(周如旺)均在我校随班就读。外来务工子女六人(崔程、张德灿、肖波、徐联英、徐联军均来自四川,李雄星来自贵州的穿青族人)都在我校读书。4、中心幼儿园已于2011年10月顺利通过“市优质园”验收。目前正在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省优质园”。5、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学校制定了章程,按规定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在6小时内,严格执行了“省五严”规定,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但由于学校经费问题,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标准的学生课外活动场所,我们会在以后加以整改。6、目前在岗教师全部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教师综合素质较高,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100℅。7、办学行为规范,依法办学,严格招生政策,无乱收费行为,未分重点班,教育管理行为规范。8、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完备,学校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有完善的安全台帐资料。校舍的维修纳入了学校的年度预算。校园周边无不健康、不安定因素。学校制定了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以上8项是我们在创建过程中自认为初步达成的项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在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2页共3页1、办学条件还未达到《XX省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主要有:①学校没有平整适用的操场,体育设施器材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目前学校需投入建设以下场地:300米的环形塑胶跑道的操场,(其中含50米直跑道)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各1个,室外乒乓球场地3块等体育设施。②现只有1间图书储藏室,无图书阅览室、等候室、办公室等一切配套设备,现有图书1964册,生均3.3册,与规定的标准生均还差16.7册,虽然数量不多、没有场地但我们还对学生开放,让学生借阅。③无科学实验室、仪器室等功能教室,需建设。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