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项制度衔接实施方案***镇***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2]22号),黎两项制度办"2012"1号文件精神,现制定我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确保《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规划扶贫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激发农村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总体目标和原则要求(一)总体目标。通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作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提高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在低保基础上再给予扶贫开发支持,帮助他们通过劳动进一步增加收入、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奠定基础。(二)原则要求。“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遵循科学、规范、简便、可操作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三、明确农户属性农村贫困农户分为扶贫户(非低保)、低保户、扶贫低保户和五保户。这次衔接工作,就是要对上述农户中的扶贫户、扶贫低保户进行识别。(一)扶贫户。指2011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第1页共7页而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户。(二)低保户。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我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户,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低保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不属此类,属扶贫低保户)。(三)扶贫低保户。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低保户。(四)五保户。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四、工作范围及要求“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范围为***村。要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入户调查、村级复评、镇审核、县级审批等工作程序,对全村农村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进行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落实工作措施。五、实施步骤及工作进度安排“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从2012年8月起至9月底完成。(一)成立领导组,制定我村实施方案,做好准备工作成立我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组,制定实施方案,报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组批准后实施。实施前召开全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动员会,部署“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二)各村确定本村贫困人口规模,制订实施方案县扶贫办《2012年新的扶贫标准(2300元)XX市低收入人口规模测算表》测算我村农村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人口。在确定我村贫困人口规模后制订实施方案。(三)严格操作规程,搞好对象识别1.成立村级民主评议小组。(1)村级民主评议小组构成:村级民主评议小组由村民大会推选成立,召开村民大会,应当有本村年满十八周岁以上村民半数以上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农户代表参加,村级民主评议小组所作决定应经到会人员半数以上通过,村级民主评议小组应包括乡(镇)包第2页共7页村干部、村干部、党员、妇女、大学生村官、群众、残疾人和低保户等各方面代表,成员一般不超过10人,推选成员时要充分尊重民意,注意代表的广泛性。(2)村级民主评议小组职责:①充分宣传政策,通知在外务工农户;②组织农户自主申请;③对申请对象进行审核,核实其申请内容是否属实、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是否符合条件;④对申请对象进行评议和排序,张榜公示,确保对象识别公开、公平、公正;⑤确定评审结果,并由申请农户本人签字或留手印。2、贫困农户识别确认程序贫困农户的确定,必须严格坚持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入户调查、村级复评、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六个工作程序。(1)农户申请。农户根据家庭收入和家庭生活状况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