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红袖标工程”方案 VIP免费

“红袖标工程”方案 _第1页
1/4
“红袖标工程”方案 _第2页
2/4
“红袖标工程”方案 _第3页
3/4
“红袖标工程”实施方案全镇开展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建设工作计划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关于印发》通知精神,进一步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筑牢社会治安防范基础,形成各方齐抓共管、群众积极参与,共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镇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建设。特制定工作意见如下:一、指导思想在全镇开展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建设,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做好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有力抓手,也是深化平安创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丁伙的必然要求。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重在防范的理念,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预防犯罪、压降案件上;要始终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充分认识到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积极创新新时期群防群治工作的思路、载体和方法,更加广泛地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义务巡防活动,共同构筑防范打击犯罪的铜墙铁壁,维护全镇持续平安稳定。二、工作目标(一)通过开展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建设,义务巡防队伍进一步壮大,群防群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收集报告治安信息、发现举报违法犯罪线索的能力明显增强,为公安机关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提供有力支撑,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不断提升。(二)通过开展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建设,更加广泛地宣传教授防范知识,使广大群众自防意识明显增强,单位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协调发展,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第1页共4页(三)通过开展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建设,各有关部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和责任进一步落实,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进一步形成人民群众帮警助警的良好局面,警民关系更加和谐。三、力量建设义务巡防力量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发动群众、自愿参加的原则。各村(社区)要从本地治安防范工作的实际出发,合理确定义务巡防队员发展对象和布局,重点抓好三支力量建设:一是社区村庄义务巡逻力量,主要由社区村组干部、治安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退休人员等组成,在居民小区推广院长、楼长制;二是街头路面流动协防力量,主要由出租车司机、载客三轮车主、环卫保洁员、送报员、水电抄表员等组成;三是场所部位治安守望力量,主要由单位内部保卫人员,物业保安,加油站员工,露天停车场、公用电话网点、沿街店面业主等组成。义务巡防队员根据自身条件,分别参与护村护院、邻里守望、治安协防、防范宣传等活动,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治安信息、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四、主要任务(一)广泛动员,统筹推进。各村(社区)、相关部门要通过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内部发动,大力宣传开展义务巡防的重要意义,采取组织发动、个人自愿报名的方式,动员广大群众踊跃参加义务巡防活动,迅速掀起建设热潮。要会同建设、镇容、交通等相关部门和辖区单位做好审核把关工作,明确标准,严格条件,尽可能多地把愿意参加义务巡防的人员吸收到队伍中来。对各类义务巡防队员,除职业特殊或其他原因不宜佩戴红袖标外,镇派出所均应配发红袖标。红袖标由派出所统一制作,原则上为红底黄字,名称为“义务治安巡逻”,标底为XX县区公安局丁伙派出所。(二)建立平台,发挥效能。镇派出所要把义务巡防力量建成掌握治安动态、加强防范控制的“观察点”、“流动哨”和“千里眼”、“顺风耳”。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建设义务巡防队员管理系统和“短信阵控平台”,将他们的手机或小灵通第2页共4页号码录入平台,分类编组,及时发送预警信息,引导义务巡防队员开展治安防范工作;要针对案件高发的时段、路段、类型,向在相应时段、路段工作的义务巡防队员发送提示短信,提醒他们提高警惕;对“两抢”等重大现行案件犯罪嫌疑人实施围追堵截时,视情向相关义务巡防队员发送布控短信,提醒他们注意发现报告。(三)抓好结合,严密设防。要坚持专业巡防与义务巡防相结合,统筹安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红袖标工程”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