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营镇团委活动方案赵全营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尊敬的张区长及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到赵全营镇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把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赵全营镇位于全区西北部。镇域面积64平方公里,2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4万,流动人口2500人。今年1—10月份,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8亿元,同比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6760元,同比增长6.5%;完成税收3051万元,其中地方税收7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3%和52%。预计全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5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同比增长7.2%;实现税收3500万元,同比增长36%;地方税收完成850万元,同比增长32%。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赵全营镇党委、政府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狠下功夫,推动了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一、调整发展思路,狠抓工业发展过去赵全营镇一直是一个农业大镇,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从2002年开始,镇党委、政府对全镇的历史、现状以及资源状况进行认真分析,及时调整全镇发展战略,确定了“围绕绿色国际港,打造全营新形象,创建文明富裕镇”的奋斗目标,全镇上下围绕发展工业经济做文章。经过充分论证,积极克服财政资金不足的困难,启动建设了“兆丰产业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到目前,“兆丰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投资已经突破1亿元,达到了“七通一平”的建设标准,建设标准化厂房3.2万㎡。冶金正源、华威家俱、人教出版社综合项目、化工出版社印刷厂等23家企业相继签约,协议投资20亿元,已有8家企业建成投产,总投资8.5亿元。“兆丰产业基地”11—10月份完成税收146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2003年“兆丰产业基地”被区政府命名为“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区c区”。在顺义“十一五”规划中,把“赵全营镇作为空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备用地和航空配件企业的承接地”,第1页共5页规划为赵全营镇做出了更好的发展定位。发展思路的调整,使全镇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快,也更加活跃。全镇初步形成了文化创意、机械制造、包装印刷、食品加工、家具制作等几大支柱产业。全镇实现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7家,50万元以上企业16家;在25个村中,有16个村税收突破了10万元,有3个村税收超过50万元,彻底消灭了无税收村。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在狠抓工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丝毫不放松对农业的投入。充分争取政策支持,先后对解放等17个村的3.3万亩土地实施了农业开发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的基础设施,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收益创造了良好条件。不断提高养殖业发展的科技含量,1—10月份,全镇销售商品猪18.1万头,种猪2.5万头,肉鸡400万只。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目前全镇已有农产品加工、配送企业15家,促进了农业由一产向二三产业的延伸。不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了先正达种苗、荷兰安莎种子有限公司、大北农种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提升了全镇农业的发展质量。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全镇确权土地40059亩,人均确权土地1.61亩,人均未确权土地0.53亩。坚持不懈地狠抓农业发展,使我镇于2005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康贝尔食品公司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马大姐”糖果被评为XX省著名商标。三、加大环境建设力度,优化全镇的发展环境全镇环境建设从清理乱堆乱放实现净化开始,到逐步实现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和厕所的无害化。全镇几年硬化道路88万平方米,今年解放、稷山营等10个环境整治型村庄硬化道路19万平方米,现有18个村道路、街巷基本实现了硬化。加大绿化美化工作力度,实现见缝插绿、合理布局,提高了全镇的环境水平。25个村,村村都在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全镇有7200户农民用上了水冲式厕所,改厕率达90%以上。投资83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站一座,日处理污水600吨。为推进垃圾规范化管第2页共5页理,在25个村建设25座垃圾房,一座垃圾中转站。全镇不断加大环境建设力度,使我镇先后被评为“首都文明镇”、“XX省卫生镇”、“XX省农村改厕先进镇”。今年创建“XX省环境优美镇”工作通过了市有关部门验收。北郎中、东降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