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改办发〔2007〕7号西乡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林改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各乡镇、林改工作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是农村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关系农村生产资料再分配和利益再调整的一场深刻变革,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破解林业生产力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这项改革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档案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近期通过我们对各乡镇、村组检查,发现各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建立健全林改档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及集体经济组织林改档案收集及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林权改革档案的含义林权改革档案是指在林权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林权档案收集是否完整、整理是否规范、保管是否安全、利用是否方便直接关系到改革工作的质量和改革的顺利推进,并对今后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完整、准确、系统的林权改革档案,是林权改革工作的客观反映和重要的历史见证,是巩固改革成果,维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农村林地承包关系,减少林权纠纷,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促进林业突破发展的重要保证。林权改革档案管理是一项具体、细致的工作,必须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集中保管、同步进行、规范运作的原则。为了不给今后工作留下隐患,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返工,请各乡镇抽调专人切实抓好林权改革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落实专门林改档案专柜,指导各村组做好林改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各集体经济组织也要落实人员,确保林改档案的完备、规范。对在2005年在换发林权证过程中已将集体山林确权到户的,要严格按照本次林改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查漏补缺,建立健全林权改革档案,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明确林权改革文件材料收集与归档要求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县上的要求,根据工作职责、文件类别等情况,分别研究制订本级林改文件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和分类办法。一是明确归档范围。在林权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文件包括:各种会议材料、文件、工作计划、实施意见及方案、检查、汇报、总结等材料;森林资源调查图表、林权界线图表、各种汇总表、统计表、林权登记申请表、林木林地权属证明文件、公示现场勘界材料、附图或者地块示意图、林权登记台账、林权证发放登记表;落实产权中各村调查图表、清册、实施方案、合同、林地承包方案、村民代表大会记录、决议、林权争议、来信来访林权纠纷调处等材料。二是要明确保管年限和分类方法。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林改档案一般应作为文书档案进行管理。(保管年限和分类方法详见附表)三、规范林改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查阅方便,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是确保档案的形成质量。归档文件应为原件,因特珠原因留存复制件的,必须由经办人核准,并注明原件的存放处。凡需归档的文件材料要确保真实有效,做到字迹工整、数据准确、图样清晰,签字盖章、日期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标识完整齐备,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和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照片和图片资料要有文字说明。二是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应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加强督促检查,完善工作机制,认真做好林权改革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要配备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林改档案工作,加强与县档案局联系,对各集体经济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参与林改工作的每个人员,应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已办理完毕需归档的文件材料应及时归档,不得据为已有和拒绝归档。林权改革档案中的文件类材料,一般应按年度归档整理;资源调查、林权勘验等图纸资料,一般应装订或折叠成册;林权登记档案材料,一般以宗地为单位保管,在完成工作后及时归档;权属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补充变更记录。三是做好档案的保管。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档案库房或档案专柜及相应的设施设备,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切实做好...